专家团队
生态文明专著
其他论著
地表生态科学
生态产业规划
生态科技项目
生态科技产品
科技发展中心
刘绍光先生手稿
生态文明辑刊
第 1 期
第 2 期
第 3 期
第 4 期
第 5 期
第 6 期
第 7 期
第 8 期
第 9 期
第 10 期
第 11 期
第 12 期
第 13 期
第 14 期
其他论著
中国政府经济学导论-持续发展

第十五章  可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

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旋可持续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

的新发展观。《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自

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

题。保护环境是中国政府的国策。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

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能力的发展。它是一种以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的

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这一新的发展观与具体经济行为

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生态文明是2l世纪的主导文明,2l世纪将是生态文明的世

纪.它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

界的相互作用为中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和精神基础的地位,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强调对资

源的利用,既要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它所包括的基本

原则是:尊重和关心生物群落;保护地球的第一性生产能力和多

样性;把非再生资源的损耗减到最小;保持不超过地球的承载力;

改变人们的生存态度和习惯。促使整个社会成员关心他们自已的

环境。只有在最少耗费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息进行管理,最话

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才能真

正建立起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工业文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产生了信息文明,对工业文明的反

思又产生了生态文明,信息文明是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管理手段.

实现生态文明要批判性地吸收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依靠资源增

殖和信息增殖;资源增殖的意义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信

息增殖的意义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和管理体系;资源增

殖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替代产品。信

息增殖的途径在于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发展信息产业,加强生态

文明观念的传播、普及和教育。

    生态文明时代的农业与工业文明时代的农业有着本质的区

别。它从“石油农业”转向生态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社会…

经济复合系统循环再生原理,把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结合起

来,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的同时,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

效益,努力克服规模报酬递减.做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农业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形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三者的统一。

    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应为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一种生态可

持续性工业,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

时期内能给社会和经济利益作出贡献的工业化模式.即“生态可

承受的工业发展”.它变革了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其核心就是最大

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乃至消除废弃物,减轻工业污染程

度,使工业排泄物达到无害化和资源化。在保证现代人类创造巨

大财富的同时.不断创造丰富的生态财富,实现资源的增殖。生

态工业得以实现的途径是从可再生资源为主的资源、能源体系勾

基础,走清洁生产的道路,广泛采用清洁工艺,确立无废物的食

物链型工业生产技术的主导地位。工业生态化的目标是实现城市

生态化,城市文明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明,代表着一个国家文明

的最高水平。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策略是应用生态学原

理使城市成为“零废物排放”的工业园地。未来的城市社会发展

是一个按生产一一生活一一生态为顺序的“生态工程”。

    生态伦理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科学,其主要

目的是确立人类和自然交往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确立生态文明

观的基础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想基础。生态

伦理就是要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念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去,使伦理学也同样反映现时代变化着的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

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

正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来实施。作为制定政

策理论依据的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是自然资源价值观和资源环境的成

本核算。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其价值的变动

趋势也不尽相同。可再生资源更新速率小于其开发利用速率时,阶

值量将呈上升趋势。当自然资源的更新速率等于其开发速率时,价

值量则与劳动生产率关联紧密,即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下降;

劳动生产率降低,则价值量上升。当自然资源的更新速率大于其

开发速率时,其价值量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自然资源价值量的变

动直接受到该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非再生资源的储量是一

定的,开发这类资源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就越稀缺。所以人类总

是在寻找替代资源,以缓解非再生资源的稀缺性;被替代的比例

越大,其价值量下降幅度也大.某种非再生资源一旦全部被替代.

其价值量等于零。

    可再生资源分为自然再生和劳动再生两类.自然再生资源的

增殖途径,依赖生物第一性生产力,而劳动再生资源的增殖途径

依赖于劳动和生产资料投入所提高的生物第一性生产力,因此可

持续性可再生资源利用原则必须是利用率低于增殖率,才能确保

资源的再生能力,使稀有物种的基因保留下来,为资源增殖和信

息增殖提供保障。不呵再生资源分为能重复利用的不可再生资源

和不能重复利用的不可再生资源两类,前者包括所有贮存地壳里

的非能源矿物资源,后者包括所有的矿物燃料。不可再生资源的

增殖,依赖于不断地发现新的可替代资源,利用新科技发展替代

产品和对资源进行不间断地重复利用。

第二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2l世纪议程》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6月,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国际社会

试图采取共同行动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里程碑。会议

通过的《2l世纪议程》是国际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与

会的各国政府首脑就实施这一纲领作出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2l世纪议程》还要求各国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

略、计划和政策。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为履行

承诺,从本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

策”。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92年7月2日召开的第23次会

议上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

国务院各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并于同

年8月成立了由52个部门、300多名专家参加的编制工作小组。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编制小组和

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国2l世纪议程》于1994年初正式定稿.

并在l 994年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 6次常务会议上讨论通

过。

    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中国2l世纪议程》.是中国走向2l世

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为2]世纪的中国构筑了一个综合性

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应的对策,是中国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别的指导性文件,并作为重要

的目标和内容,首先在“九五”计划和2()10年远景规划中得到具

体体现。

    《中国2l世纪议程》从中国国情出发,并与联合国《21世纪

议程》相呼应,广泛吸纳、集中了政府各部门正在组织实施和将

要实施的各类计划,具有综合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在文

本上基本符合国际规范。它共设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

包括四大部分:(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中国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资源与环

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实施工作的逐步展

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具体内容将要不断作出必要的调整和

完善.但其基本思想精神对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而言,具有长期

的指导意义。根据这一基本精神,以下分别阐述我国国民经济与

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与人口问题,以及中国政府解决这

些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第三节  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体可分

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类

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和枯

竭,因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

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由于人口多、底F薄,资源相

对不足、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所面临

的挑战更为严峻。

一、土地资源和农业发展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自然生产力较高;但利用

率低,人均数量少,后备资源贫乏。据l 985年土地概查汇总,我

国土地面积(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为948.7万平方公里,约

合142.3亿亩。已利用的土地资源仅占63 l%,其中农林牧用地

占总土地资源的57.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4.7%;耕地面积占

10.4%,远低于亚洲平均水平值16.5%。与几个大国相比较,我

国土地利用率仅高于加拿大的43%,低于美国的87%、印度的

84%、澳大利亚的79%,也低于原苏联的68%。我国国土面积和

气候条件大致与美国相似,但美国的平原约占国土面积的2/3,山

地只占1/3。我国山地占46.5%,平原只占34%,其余部分为丘

陵。自然地理条件是造成我国土地利用率远远低于美国的一个重

要原因。有人估计,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来衡量,我国可利用的

土地只有6.1亿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63.5%,已利用了63.1%。

就是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几乎都利用了,后备资源几近于零。从

土地的自然生产力看土地资源的质量,我国陆地的年生物量为

8.87×lO。吨.平均每平方公里861 4 5吨,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73】_s4吨,但由于人均土地面积只有O.9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

上地数的l/3,因此年生物量的人均拥有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数的

1/3。

    土地资源中最令人关注的是耕地。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14.3

亿亩,人均不足1 2亩。据专家们的抽样调查,各地均有约25%

隐瞒不报的所谓“私房田”或“帮忙田”,因此我国实有耕地约20

亿亩,人均耕地接近1.8亩。在全世界26个拥有5000万人口以

上的国家中,中国人均耕地数排在倒数第三位,仅为澳大利亚的

l/34,加拿大的1/20,美国的1 /9,印度的l/2,世界平均数的1/3。

按生物生产量计算耕地约占我国总农业用地生产力的3/4,林地

和草地面积虽两倍于耕地.但其现实生产自仅为农用地总生产力

的l/4。据测算,到本世纪末,耕地’E物生产量将达23亿吨.仍

将占农用地总生物生产量的68%。中国以占全球7%的耕地(若

按20亿亩计算,实际上是9%)养活r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

中国农业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国耕地的分布极不均匀,东南部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数

的87%,西北部仅占13%。东北、新疆等地的土地资源禀赋较多,

如黑龙江人均耕地4.5亩,劳均耕地18亩;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几

个地区,劳均耕地不足3亩,约l/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i亩,广

东、四川、浙江、福建人均耕地已降到O.6亩以下的水平。由于

近些年来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农业用地日益扩大,在人口以

每年12‰的速度递增的同时,耕地面积则以每年16‰的速度递

减。一增一减,使集中合理地使用耕地的问题更为严峻。按目前

的预测,到20∞年,我国人均实际拥有耕地面积将降至1.54亩;

当人口增长达到峰值(约l 6亿)的2020~2050年时,人均耕地

将降至0 9亩以下。

    我国的草地面积虽然很大.约60亿亩,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

4l 82%,但利用率较低,可利用面积43.44亿亩。在可利用草地

中,草质较好,产草量高的一等草地占1 2%:草质较差.产草量

较低的二等草地占36%;草质很差,产草量很低的三等草地占

52%。所以,尽管草地面积大,我国每年产出的畜禽产品,其饲

料来源绝大部分出自耕地而非草地。草地生产力低下。

    我国有林地面积与耕地面积相近.约20亿亩。森林覆盖率已

达14%。低于30.6%的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林地利用的特点有四:一是总面积和总蓄积量大,居世

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少,位居世界第120位之后;其二,森林

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生产落后的边远山区。东北

地区和西南地区集中_r全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4 3%和66%。而

西北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江南、华北等地却森林资源稀少,覆

盖率很低。青海的森林覆盖率仅0.3%,福建则达50%;第三是

林地利用率低,林种结构不合理,森林环境效益差;第四是营林

水平低下造成的森林生长率低、生长量小。每公顷年生长量仅为

2.4立方米,全国有林地生长率为2.66%,全国森林年生长量约

为2.75亿立方米,年消耗量2.94亿立方米,“赤字”为2000万

立方米。同时,木材进口量从1980年的800万立方米增至1988年

的l400万立方米,目前年进口量已超过8000万立方米。

    我国尚有少量后备土地资源。其中宜农荒地约5.2亿亩,主

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大小兴安岭的山谷地

带及山前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伊犁河流域等地。这些

宜农荒地多为质量较好的一、二等地。按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的

意见,其中处于牧区的2.5亿亩可开垦作为饲料基地,分布于南

方丘陵地区0.6亿亩可作为果木和经济林用地,余下2亿多亩可

辟为耕地。

二、水资源的利用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1889亿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量

为650毫米,低于全球陆面和亚洲陆面的年降水量。降水量地区

分布为东南多而西北少,山区多而平原少,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

减。全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立方米,地下水量为

8288亿立方米,扣除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为’7279亿立方米,所

得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l2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量

只有2474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l/4。

    我国水资源利用程度,总的说来不够高。80年代初总用水量

4430亿立方米,人均约450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8 0《,世界

平均水平为70%;城镇生活用水占1.5%,世界平均水平为5%;

工业用水占10.3%,世界平均水平为21%。

    就总量上看,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有什

么问题,但由于水资源量的分加与人口、土地的分布很不相称,有

些地区的水资源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日前农业每年缺水达

300亿立方米,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仅4867万

公顷,此外还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全国有:300多个城市

缺水,日缺水量达1 600万立方米。南方城市主要因水污染导致缺

水,北方城市则主要属资源性缺水。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农田灌溉

用水不足,山西能源基地严重缺水和辽中南及山东半岛地区的缺

水,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三、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能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目前能源生产、供给和消

费的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人均消费水平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约为每人每年

0.8~O.9吨标准煤,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l/3,只有工业化国家

的7%~17%。其中人均消费煤炭650公斤标准煤,相当于世界平

均数的95%;人均消费石油145公斤标准煤,为世界平均数的

1 6.8%;人均消费天然气1 7.7公斤标准煤,为世界平均数的

3.9%:人均消费电力501.5千瓦时,为世界平均数的24%。

    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两高一低”。两高是指非商品生物能

源消耗量高,一一次性商品能源消费中原煤消费比重高;一低是指

电能消费比例低。农村生活每年烧掉的秸秆、薪材和畜粪等非商

品能源相当于3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的20%,相

当于每年一次性能源供给总量的40%。在一次性商品能源的消费

中,原煤消费比重很高,约占75%,远高于世界平均32.7%的水

平。而电能消耗的比例则很低,仅占25%。

    三是我国能源消耗系数较高,工业生产能耗高。这不仅与我

国的产业结构有关.也与我国当前能源利用和管理不当而造成的

严重浪费和利用效率低有关,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有关。同时

也表明我国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缓慢的燃料革命,即从

使用作物秸秆等生物能源向使用矿物燃料、电:h.V,j转变。由于这

一革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优化土质,政府应予积极支持,但

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能源供应更趋偏紧。尽管我国水能、核能

资源丰富,但水电、核电价格昂贵,很难大量开发。能源供应在

今后较长的~段时期内,在局部地区仍将是经济增长的瓶颈z。一。

根据能源生产与GNP的关系式来推算,如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维持现状,则2000年的能源缺口将达到5亿吨标准煤;如能建立

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能源缺口仍将有l亿吨标准煤。只有到了

2020年,我国能源形势才可能会略有好转,有可能实现供需平衡。

四、资源承载能力

    上述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状况表明,我国的国民

经济属于资源紧缺型经济。对矿产资源供需状况的分析也表明这

~点。资源保征程度好的矿产品只有钨、钼、锡、锑、铋.稀t;

资源保证程度较好,需少量进口补充的有铝、铅、锌、镍等;铁、

铜、铬、钴等资源保证程度羞,需大量进口。产值高,需求量大

的王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差,而保证程度好的多是产值低,需

求量不大的有色金属,因此我国目前已成为矿产资源进口大国。据

统计,目前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十多种储量不能满足需求.到

20∞年将增加到一半以上.铜、铅、锌矿等因后备资源不足将使

目前的生产能力消失40%。

    综合几种主要资源的利用状况.可概括为:总量大、人均量

少、利用方式粗放、供需矛盾突出。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人均

资源少”.即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口承载量问题突出。

五、资源利用战略

    根据我国资源的总体状况,缓解资源供给与人口增长和经济

发展需求的矛盾,其基卒途径是外补和挖潜。外补即利用国际资

源,包括进口资源性产品和向海外移民。大规模的国际人口迁移

在现代国际政治形势F是不可能的。中国在近代两百年的大规模

国际迁移中,净迁出人口不过1000万左右。

    我国从l 9s7年开始进口富铁矿、1960年开始进口粮食等资

源性产品,近年来矿产品需求量的16%以上依赖于进口,而粮食

等农产品的进口量也比较大。目前国际粮食市场的年成交总额与

我国一年的粮食需求量相当.靠进口解决我国的农产品需求是不

现实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尚处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初级

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资金相对来说比较紧缺,无力大量

进口资源。依赖大量进口资源发展经济还有很多具体困难。“外

补”只能起一些补充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必须长期地依赖

国内资源的“挖潜”。

    “挖潜”,一方面是在积极合理地开发利用后备资源的同时,努

力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是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减少资源浪费。

    (一)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土地资源的开源,不仅要合理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利用

率。而且要充分发挥已利用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利用效率。

还要通过改变不合理的管理体制、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体系.逐

步减少土地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基本实现资源自给。

    1.保护已有耕地.开发宜农荒地以稳定耕地面积;提高复种

指数弥补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从而稳定怍物播种总面积。政府

汁划2∞O年前新开6000万亩耕地.问时强“二耕地保护措旋,鼓

励务农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目前约1 45%的播种系数提高到2000

 年的l 60%左右,从而把总播种面积稳定在目前30亿亩的水平

上。

    2.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我国目前近20亿亩耕地

中,高产田(播种面积亩产300公斤以上)仅占23%,中产田

(150公斤~300公斤)约占56.5%,低产田(150公斤以下)占

20.5%中低产田合计占77%。中产田以轻度洪涝、轻度盐碱、轻

度《水土流失和缓坡地为主,通过土壤改良和作物调整可较容易地

消除其限制因素,提高土地等级。

    3.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单产。通过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资

本品(化肥、农药等)和劳动力的投入量而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

世,是政府解决农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政策之一。1 949年我国每

亩平均产粮仅68 5公斤,由于增施化肥、使用良种、扩大灌溉面

积等措施,使粮食单产在1992年超过250公斤。

    (二)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水资源的开源,就是通过兴修水利,尤其是跨区域的大型调

水工程,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与耕地、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不

相匹配的问题。节约水资源,通过合理用水的生产方式、节水工

程措旋与倡导节水观念相配台,逐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与破坏。

    根据《中国2l世纪议程》,通过实行全面节约用水以缓解目

前存在的城市和农村严重缺水危机,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

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

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根

本措施。

    农业用水的节水潜力很大,与农业节水比较,工业节水花费

的成本较大。目前农业节水重在改变生产习惯和根治沟渠跑漏,而

工业节水重在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需要较多的资金和较高的技

术作后盾,而且这种改造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根

据各先进国家的经验,工业用水量的降低速度随着资金积累和科

学技术进步而逐步加快,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

节水速率尚低于发达国家。

    通过农业节水,使农业生产保持3%至4%的年增长率的同

时,农业总用水量仍然能稳定在每年5000亿立方米的水平;通过

工业节水,将工业用水定额每年降低3%~5%,能在工业生产高

速增长的同时缓解供水紧张的矛盾,并在2030年左右稳定在

4000亿立方米左右,从而实现我国工农业产值继续以较高速度平

稳增长的同时,全国总用水量接近零增长的目标。

    水资源开源潜力很大。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只有1 6%。

据水利部门估计,到2000年使总供水能力达到7100亿立方米,利

用率也只是25%。通过水利工程尤其是兴建跨区域的调水工程,

满足许多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是我国面向

2l世纪,根本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正在规

划或实施工程中规模最大、对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产生根

本性影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即引长江之水,供华北等北方地区

之需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我国21世纪水利建设的主体工程。

    在节流的基础上开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是我国今后利

甩水资源的根本方略。为此要改变现行体制下条块分割和人为地

将系统完整的水系分开,“多龙管水”的局面,实现水资源的统一

和合理分配,使水资源在工业、城市发展、水力发电、内陆渔业、

运输、娱乐蹦及维持生态等方面的利用和保护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同时,需要提高或加强管理机构、技术团体和公众参与水资源综

合管理的能力和手段,做到技术、机构与能力建设相协调。

    (三)能源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我国政府今后的能源发展战略重点为: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

的方针,改善能源结构与布局;能源工业的发展以煤炭为基础,以

电力为中,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开发石油、天然气,适当发展

核电;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科技进步,提

高能源效率,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此,政府确

立的行动目标为:

  1.建立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

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规划方法,并推广应用到各级能源管理部

    2.加强能源管理,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

和高质量能源的比例,加强能够节约能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技

术的开发和应用。

    3.加快农村能源和电气化建设,改变农村过度消耗生物能引

起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就短期而言,节流为主;就长期而

言,开源是根本。目前我国工农业生产过程中节能潜力很大。中

国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耗

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工业

发达国家均在40%以上。以农业而言,通过灌溉体系的维修和配

套完善,可节能40%。通过合理灌溉、配方施肥、配方用药等技

术,可大幅度降低当前我国平均每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消耗的

能量。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能耗的服务业比例低,1992

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27%.而高能耗的工业比例较大,达到

规模生产的企业数目少。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能源配置将趋于合理。政府计划到达2000年时,达到年节能率

2.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低于o 5.即一半以上的能源需求增长

量通过节能来满足。

    能源产业本身节能潜力很大。煤炭是中国能源工业的基础.但

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煤炭的少污染开采和高效清洁利用方面

还存在很大差距。1 990年我国原煤八洗率仅为17.6%.大量动力

煤未经洗选,灰分和硫分比较高:煤炭能量利用效率低,全国平

均只有22%;煤炭向电能的转化率低.发电用煤仪占原煤产量的

26%左右。燃煤与煤化“n技水干¨设备彳牟后,污染严重。因此,能

源产业本身的节能潜力非常人。,

    开源方面,重点是水能肝发。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与黄河上

游的梯级开发,21世纪的水电住能源生产中的比重将有明显的上

升。中国应尽可能开发可再生能源,除水能外,还要大力开发生

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逐步以可再生资源取

代不可再生的石化燃料等资源。

第四节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18年来,中国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

态环境保护。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局部的改善与整体的恶化并存。

  一、四大环境问题

  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空间的各种天然的或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

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和变动性

等基本特性。环境问题是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的物质生产活动改

变r自然环境的结构与状况,这种环境变化又反过来对人类的生

存与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土

地荒漠化、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

  (一)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lf旱或某些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由

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产潜

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的过程。由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称为水

蚀,风沙活动引起的荒漠化称为风蚀或沙漠化。我国荒漠化土地

总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8%.其中水蚀与风蚀各占。半。全国约

l 7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和危害,约2100公顷耕地由于荒漠化

导致产量低且不稳;大面积的草场因荒漠化造成牧草退化、载畜

量下降;800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公路因风沙堆积而阻塞。据估

算.全国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300

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倍~3倍。其主要问题

是:

    1.水土流失是“点上治理,面上破坏;一边治理,一边破坏;

先破坏,后治理”,破坏大于治理。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80万平

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8%。长江流域自50年代以来,水土流

失面积增加了40%,新增的永土流失面积是治理面积的3倍。据

东北、华北等地14个省市的统计,近年来由于开矿、采石、基建、

筑路、毁林毁草开荒等原因,这14个省市新增水土流失面积2.8

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中约1/3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另有

1500万公顷受到次生盐渍化的威胁。每年流失的氮磷钾等营养物

质,相当于。1992年全国化肥总生产量(4000万吨)所含的营养物

质。

    2.盲目开垦、过度放牧,破坏森林植被,导致土地沙漠化继

续蔓延。

    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50万平方公

里。1987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达33.4万平方公里,南方沙漠化

土地1.88万平方公里。与1 975年比较,沙漠化土地12年间增加

了2.52万平方公里,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快于50年代~70

年代的平均增长速度1560平方公里/年。我国目前约有5900万亩

农田,7400万亩草场和2000多公里铁路正在受沙漠化的威胁。据

统计分析,人为因素造成沙漠化的面积占总沙漠化土地的

94.5%。其中不合理的开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8.3%,滥砍

滥伐森林占31.8%,工矿、交通建设占0.7%,水资源利用不当

占8.3%。

    (二)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单,功能不断弱化。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居第

8位。我国常见的栽培作物有600多种,果树品种万余个,畜禽400

多种。

    政府把生态系统的保护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取得了相

当的成就:(1)中国政府从50年代开始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

林,近年来已实现了森林年生长量超过年消耗量,初步扭转了长

期以来森林蓄积量持续下降的局面。(2)根据《草原法》规定,加

大了草场建设和治理的办魔。据统计,全国飞播种草和人工改良

草场累计逐年增加。c3)全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799处;设立风

景名胜区512处,建立森林公园710处,以及多个动物园、野生

动物繁殖中心、植物园、野生植物引种保存基地}。标本馆、基因

库、野生动物细胞库。 

。  目前生态系统的整体质量仍有下降趋势:(1)原始森林长期

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一火灾与病虫害破坏,每年减少0.5万

平方公里。草原由于超载放牧、毁草开荒和鼠害等原因,退化面

积达87万平方公里。土地侵蚀已达367万平方公里;(2)物种生

存受威胁,受到威胁的动植物占总物种数的15%~20%,高于世

界平均数10%~15%的水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

约》所列的640个物种中,中国占156个。

    (三)自然灾害频繁,抗灾能力下降。

    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失衡、生态系统功能退

化,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有

不断加重之势。我国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80年代高出50年代

2.2倍,是70年代的1.8倍。进入90年代后,灾害更是逐年上升,

灾情逐年加重。据估计,近40多年来,每年由于气象、海洋、洪

涝、地质、地震、林业、农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至5%。

    我国的各类自然灾害中,旱灾约占60%,洪涝灾害约占30%,

旱涝灾害共占90%。旱涝灾害的不断加重,是我国生态系统功能

弱化的直接后果。

    (四)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治理难度愈来愈大。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工业化,各种现代投入(农药、化肥、农

膜等)占农业总投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由于不合理使用现代投入

导敛耕地、水和大气污染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耕地污染。我国目前的化肥有效乖J用率仅为30%,其余70%

均成为污染源,造成水源富营养化和耕地及大气污染。据统针,仅

劣质化肥污染的农田就达2500-万亩。农药使用不当造成的污染更,

为严重,仅耕地一项,受污染面积就达1亿亩左右。另外,农膜

对耕地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据调查,全国农田的残留农膜迭使用

量的20%~30%。耕地在经受农业污染的同时,还受到工业“三

废“的污染和侵蚀,据不完全统计已达400万公顷。受志染严重

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周围和沿海各省的平原高产地区。

    水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和水源严重污染。r全国有监测韵1200

多条河流中已有850多条受到严重污染,50%的城镇生活水源不

符合饮用水标准。由于水污染,全国鱼虾绝迹的河流长约2400公

里,湖泊污染造成淡水鱼损失达8万吨。

    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非常严重,并形成南方大面积酸雨区。

1 990年我国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为8.5万亿立方米,比1982年

上升56%;二氧化硫排放量14195万吨,居世界首位。1993年又

分别上升到ll万亿立方米和1795万吨。几乎所有城市都存在烟

尘污染问题,冬季的北方城市尤其严重。据估算,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则增长约o.55%。

    我国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废物处理率和综

合利、用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目前才分别达到25%和40%。据统

计,1 99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超过6000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不到

2%。目前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公斤,年增长率为8%~

10%,全国约200多个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近年来,由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乡镇企业的迅猛

发展,农村环境污染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乡镇企业

的空间集聚度太低、基层政府对污染企业监控不力,乡镇企业的

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城市企业。在相当一些地区,乡镇企业造成的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非常严重。

一我国的四大环境问题是相互影响相互加深的,而对自然资源

的掠夺性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是主要的诱因。

   

  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对策    ,

    (一)建立和完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与

管理体制。

    社会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质,使

生态环境资源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合理配置,因此解决生态环

境问题的基础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用法律手段使生态环

境原则成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基本法律框架。但是,许

多方面还存在着立法空白,有些法律的内容需要补充和修改,否

则难以实施。更为严重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根本无法执法

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继续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尤其是使各级

政府各部门采取协调行动,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搭便车心理造成

的外部不经济行为。

    (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尽快建

立一个节约型的国民生产和消费体系。

    环境问题从本质上看,是由于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环境问题的产生贯穿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工和制成品消费的全

过程。因此,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

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环境问题具有隐蔽性、渐进性和积

累性,一旦爆发出来又具有间接性、全局性和突发性。我国在工

业化起步之时就面对着一个基础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加上解放

初期形成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长期实施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

济过热增长,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降

低,导致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灾情越来越重,并

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环境灾害。而减灾治灾的最好方式就是预

防,即在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之中,努力消除导致环境问题

的潜在因素,防患于未然,不致积累成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

    (三)资助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扶植环境保护产业的发

展,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

    在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的同时,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生态知识

和环境保护的普及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参与意识,强化生态伦

理意识,有助于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

    环境保护产业是包括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信息

服务和工程承包等内容的新兴产业。1996年我国从事环保产业的

单位8651个,从业人员1g8.2万人,年产值311.4亿元,表明

环保产业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基础。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

系离不开环保产业的发展成熟,政府继续坚持积极扶植的指导思

想,在投资、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环保产业发

展。

    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环保产业和环境管理以及

整个环境保护事业不断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环

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我国目前的环境科学技术在研究

领域、研究手段和成果质量等方面均有待于拓展或提高,需要予

以有力的支持。

第五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是一个社会拥有的最大财富。

世界银行在1995年9月向全球公布了一个判断各国或地区的实

际财富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指标体系,其中人力资源与自然资

源,生产资本和社会资本一样,是衡量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财富的

重要要素。按世界银行的公布,构成世界总财富的64%是人力资

源,生产资本(机器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仅占1 6%,自然

资源(土地、水、矿产等)约占20%;29个高收入国家占世界总

财富的79.6%,其财富构成为:人力资源占67%,自然资源占

17%,生产资本占16%;中国的财富构成中,人力资源占73%,

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67%和64%),略低于其

余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平均水平(约75%)。中国的自然资本

仅占9%,与印度和南亚各国一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个百分

点,也低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生产资本占18%,略高于世界

平均水平。这一结果与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和自然资源贫乏的基本

国情是一致的。

    人力资源是人的生产能力,包括智力和体力。它具有一般自

然资源的属性,也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性。首先,人既是生产

者,也是消费者,人力资源若能很好地被利用,将会发挥很大的

社会经济效益,反之则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甚至导致社

会不安定。

    其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

力资源开发中,必须建立一个有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作

用的社会经济体制,否则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三,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个体生命具有周期性,如

幼年期、青壮年期和老年期,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也有培

周期,成熟期和老化期。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这

周期变化规律,及时开发和合理利用。

一、我国人口和人力资源状况

    (一)人口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到1 995年2月,中国人口规模已突破12亿,占世界总人口

的21.4%。由于7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目前人口

自然增长率已降至1.15%,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

高达1300多万人。由于自然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人口的地

域分布极不均衡,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总面积只占全

国的44%,人口却占全国的77%,西北和西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56%,人口仅占全国的23%。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增长,

人口有加速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之势。   

    如果生育率由1990年的2.25下降至2000年的2.1,人口自

然增长率10年平均在12.5‰以内,则本世纪末的人口总数有可

能控制在13亿以下,2010年约为13.8亿,2050年左右达到最大

人口规模,约为16亿或17亿。

    就人口年龄结构来看,我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占总人口

的比重l 982年为4.9%,1990年为5.6%,年均增长率为32‰。

预计200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国际上通用的老年型人口

社会的标准(7%),即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结构将由成年型

转变成老年型。同时,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1990年

为6.97亿.按1990年至2000年间年均增长1500万计算,2000

年约为8.6亿,20lo年为9.2亿,2020年左右趋近于零增长。

    就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而言,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口承载能:h~,cj

为16亿,即16亿为与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的,又不会危害经济

增长的人口规模。这一数据与目前所预测的我国人口的最大规模

值大致相等。政府目前实施的人口控制政策长期坚持下去,则人

口规模不会超过16亿。

  (二)劳动就业状况。

  我国人口的劳动就业状况,即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状况。1990

年全国社会劳动者为5.674亿人,总人口就业率为49.6%,人力

资源利用率(劳动者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的比重)为81%,在

国际上属于高就业类型。从数量上看,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是比

较充分的。就利用质量(即劳动者发挥其生产能力的程度)而言,

利用质量较差。

    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按199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农业为

72.3%,工业13.38%,商业和饮食业3.96%,文化教育2.33%,

党政机关1.94%,建筑业1.84%,交通邮屯业1.83%,其他行业

所占比重均不足1%。农业产值仅占社会总产值24%,而农业劳

动力却占总劳动力的74%,这是中国当前劳动就业状况的最大特

色。近年来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大体上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

业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西部向沿海地区流动。其中,政

府机构和公务员数量的激增引人注目。1978~1995年,党政机构

就业增长率年均达到10.5%,年均增加48万人。第三产业的就业

增长率却比较低,以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

重,仍然远低于许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我国相当的国家。

    (三)人力资本积累状况。

    人力资本的积累体现为人口素质的高低,是反映人力资源状

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素质包括德、智、体三方面。

    人口素质中的体质一项,可通过一些医疗保健指标来间接衡

量。解放初期,我国的婴儿死亡率高达20%,城市婴儿死亡率亦

在12%左右。经过40多年努力,1992年城市婴儿死亡率已降至

1.45%,全国平均婴儿死亡率也只有2.:3%0,达到或接近许多发达

国家的水平;其次,我国人口的死亡原因,也已从解放前传染病

等卫生条件不好、营养不良所引起的疾病为主转变为以心脑血管

动替代资本同时缓解资本不足和人力过剩的矛盾,应该是扩大就

业机会的基本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较现实途径是加快第三产业

的成长,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进一步破除城乡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改革现行劳动就业

制度,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建立充分有效的就业机制。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趋势是从低收入职业或行业向高收入职业

或行业流动,其实质是劳动者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

转移,进而带动全社会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劳动要素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自由流动,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

前提。我国目前就业机会的城乡隔绝和地方保护、人才的单位所

有制或部门垄断,使得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劳动力要素流

动困难重重,成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制度约束因

素。目前要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充

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的作用r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

    3.加大教育投资强度,优化投资结构,普及全民教育。

    我国的少儿人口群和劳动年龄A口群的基数太、增长快,构

成了世界上超大规模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均教育经

费少、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严重地制约着教育

供给的扩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投资强度,保

障教育供给,尽快建立城乡一体、标准一致的九年制全民义务教

育体系。

    长期以来,政府教育投资的方向主要是占人口总数20%的城

市。随着教育经费的增加,城市居民与农民的教育受益差距不断

拉大,教育支出越来越不公平。因此,政府正在加强面向9亿农

民基础性教育投资。    .

    劳动者的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基础教育在于提供知识,职

业教育在于劳动者的技能培养。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

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我国

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目前

每年新增职工数约为130万左右,除了每年5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

外,约需80万左右的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如考虑为农

村和农业输送掌握了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农民,这个数字

将增加到100万左右。我国每年提供的这类人才则远远达不到上

述要求,同时却有l 400多万中、小学毕业生加入劳动大军。因此,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解决这1400多万人的技能训练和技术教

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利用国

际资本开发我国人为资源有着巨大潜力。就引进方面而言,改革

开放以来,我们在引进外资开发我国人为资源方面取得了巨大成

就,在吸引外国游客发展旅游业以扩大非贸易收入方面则显得相

对不足。我国目前旅游业从业人员约160万,间接从业人员约

iooo万,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比很不相称。旅

游业不仅投入低、产出高,而且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以吸引国

际游客为目标来发展我国旅游业,是开发我国人力资源的一条有

效的途径。就输出而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出口劳动力密

集型产品,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

我国的直接劳务输出,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有较快的

发展。我国政府正充分利用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技术熟练、人

才济济等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把直接劳务输出与问

接劳务输出结合起来,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充分利用我国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

研究院简介  |  专家团队  |  通知公告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欢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和建立链接 京ICP备090277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0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