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生态文明专著
其他论著
地表生态科学
生态产业规划
生态科技项目
生态科技产品
科技发展中心
刘绍光先生手稿
生态文明辑刊
第 1 期
第 2 期
第 3 期
第 4 期
第 5 期
第 6 期
第 7 期
第 8 期
第 9 期
第 10 期
第 11 期
第 12 期
第 13 期
第 14 期
生态文明专著>>《我们的治农方略》
第九章 化解“三农”问题过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与重组

第九章  化解“三农”问题过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与重组

上面我们讨论了化解“三农”问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主要方面,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到加速城市化发展,向城市大批转移农村人口,使耕地向少数“种田能手”集中,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最终化解“三农”问题。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逐步减少,农村社区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在广泛研究发达国家农村社区变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用一章的篇幅来论述我国未来农村社区可能发生的变迁和重组,努力引导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生态文明新农村”。

(一)农村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国农村的基本面貌

△我国农村的形成历史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农村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估计除了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以外,千百年来很多农村未必发生过重大的历史变迁。因此,农民在“故乡”扎下了很深的“根”,以至于即使几代人以前移居国外的“华侨”子孙,仍然千方百计地要回到“祖先”的故乡来“寻根”。这大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情结”。

在很多国家,农村居民都是在不断“流动”的。我们撇开移民国家不说,西方国家的农民大多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迁移的。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农村居民逐步流向城市,变为工业劳动者和城市居民。随着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同时,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减少往来于住地与农田之间的距离,农民习惯于把住房建在自己的农场上。从而使农村积聚的人口渐渐减少了,甚至使一部分原有的村落也逐步消失了。为了适应附近包括农民在内的居民们生活的需要,在一定距离内形成了一些小镇(town)。那里建有学校、教堂、银行、商店,以及其他各种服务设施。而且所有的农村居民(包括农民)都随时可能离开当地,去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加丰裕的生活。因此,农民离开农村的事情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几乎没有人把它们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看待。

可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并未引起农村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农民根本无法离开农村一步。尤其是这一段时期正是我国人口失控而发生人口“爆炸”的时期,从而致使农村发生恶性膨胀,环境急剧恶化,很多农村越来越变得不适宜于人类居住了。

△我国农村的基本特点

由于上述原因,中国农村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第一,人口暴涨,农村拥挤。由于上世纪50-70年代人口政策上的失误,全国人口剧增,致使农村人口“爆炸”。50年代,一个典型的江南小村,通常几十户人家,一二百号人口,每家每户沿小河而居,房前屋后都有比较宽敞活动余地(包括打谷的场院),村民生活颇为自在。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人口“爆炸”以后,目前已经普遍发展到二百来户、四五百人口的大型村庄了。由于宅基地扩大余地有限,因此大多村民拥挤在比较狭窄的村子里面,住房一个挨着一个,彼此间几乎没有太多的场院和空地。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农村显得那么的“压抑”。由于活动空间狭小,邻里间磕磕碰碰,纠纷不断。以往那种小桥流水、悠闲自得的农村小景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农村只是住房的聚集地,很少有公共设施。在传统上,中国农村与小镇有着明确的分工:农村基本上是农民集聚的地方,而农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服务设施都集中在附近的小镇上。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除了固定的小镇以外,还定期在一些地方设“集”。每逢赶集的日子,周围的小商贩们将各种商品和服务集中起来,附近的农民从四乡汇集过来“赶集”,出售自家生产的产品,或买回自己生产或生活所需的物品。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内,除了在集体经济时代增加了一些诸如磨坊、供销社网点和小学等“公共设施”以外,农村基本上没有任何文化娱乐设施(就连以往由电影放映队送下乡的“露天电影”也已销声匿迹),特别是到了晚上,农民们除了赌博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有意义的活动。确切地说,农村依然是农民们“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从某个角度讲,当今农村许多不良风气和这种农村社区结构不无关系。

第三,由于环境恶劣,许多农村不适宜于人们居住。在历史上,多数农村是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生活条件良好的地方发展起来的。但是,也有一些农民因为贫穷、躲避债务或苛捐杂税,或为逃避战乱而进入无人居住的偏僻地区,甚至是深山老林,最后形成的村落。在这些地方,不仅生活不方便,而且很多地方的村民长期受缺水,或受一些地方病的困扰,生活十分艰难。例如,重庆涪陵地区的某些山区,不仅由于条件恶劣,经济难以发展,而且水源含氟过多,村民们未及成年全身骨节变形,行动艰难,生产和生活都很困难。在其他一些地方,村民们深受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肆虐之苦,等等。在贫困地区,这一类农村为数不少。

□农村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

但是,一旦现行的户籍制度放宽,特别是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和耕地向少数“种田能手”集中以后,农村社区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农村发展要求修复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

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可以设想,若干年后,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他们对于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农业生产对于环境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只追求产量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政策的结果,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增长越快环境破坏越严重。然而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它的修复工作不仅费钱,而且有很多几乎是不可能的恢复的。因此,未来的农业生产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要呼吁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的领导人),要尽可能保护好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为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农村环境破坏和农村人口过多有直接联系。因此,农村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已经破坏了的环境的修复工作,要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及其对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减轻而逐渐取得进展。若干年后,当人们在考虑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农村社会重组的时候,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农村环境的修复工作会被提到尤其重要的位置上来。当然,人们还不得不为此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瘦身”的农村与原有农村结构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全国的农村社区都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一是大批农村地区被划入大中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这些地区将逐步地建设成为大中城市的市区,从而使这里的农村全部或基本消失。二是在规划中仍然被列为农业区域的农村地区。尽管它们仍然分散在广大的农业区内,大多居住着农民,但是由于多数人口已经离开当地变为城市居民,农村中剩下的农民已经大大减少,因此农村面貌必定大为改观。首先,随着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有的农民为了减少从住地到田头的来回距离,他们会把住房建到自己的地里,成为典型的“农场”。其次,由于大多数农村居民迁出农村而使更多的住房和宅基地变得多余,因此有必要对农村住宅进行重新规划,以便将多余的宅基地进行复垦,扩大农用土地面积。最后,在农业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应该设法将一些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农民迁移出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使他们能够过上正常人的体面生活。但是,由于人多地少等资源条件的制约,我国农业经营规模最终不可能很大,因此农民集聚的村落仍会长期存在,但是由于上述一系列变化,都将要求农村社区的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社区结构的冲击

在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以后,农业的生产专业化必将得到发展。在现阶段,由于农民过多和规模过小,而且由于受农民素质的限制,农民很少掌握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窍门”,因此多数农民是看着别人生产什么赚钱就跟着生产什么,致使农业产业结构多变,从而加大了农民致富的难度。但是在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以后,农民不仅数量上减少了,而且农民的素质也会大大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产业结构,并且能够使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地稳定下来,最终使农业生产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在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农村产业结构也将得到进一步调整和升级。在某些产品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上,就会要求当地围绕着该产品建立一系列服务设施,如产品收购、运输、储藏、初加工,甚至某些深加工项目,从而对现有农村的功能提出新的挑战。那时的农村将不仅仅是农民“吃饭和睡觉的地方”,而将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更多生产和经营功能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农村和乡镇之间的界线将会逐步淡化。当然,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企业仍可能集中在乡镇附近。

△渴求知识的农民将挑战农村教育

如果说在目前小规模经营的条件下,许多现代科技无用武之地的话,那么在经营规模扩大以后,农民只有依靠现代科技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才能加速农民致富的速度。因此农民自然而然地会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在大规模经营的条件下,农民才能摆脱小农之间的无序竞争,而进入依靠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取胜的良性竞争。在这种竞争中,只有真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农民,才能取得高产、优质、低成本的优势,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种局面使农民懂得,要想真正搞好农业,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在农村地区必将出现农民们争相学习和掌握更多科学技术的热潮。面对这种局面,农民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政府办好9年或12年义务教育,而且还要求更好地组织农民的“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使他们的生产技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最新、最好的产品牢固地占领市场。因此,农村教育不仅不会因为农村逐步富裕起来而松一口气,恰恰相反,在农村富裕以后农村教育应该肩负起更重的任务。

△农村发展呼吁转变农村社区功能

如上所述,化解“三农”问题的整个进程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随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特别是随着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农用土地的集中进程的进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将日臻完善。所谓的“市场经济”主要是指,“以市场为基本连接方式,即以商品等价交换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特别是资源配置方式。它依靠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市场经济以自由竞争为特征,通过市场价格支配着人、财、物等资源在产业之间与企业之间的移动。”[1]为了防止市场在自发作用下使竞争走向反面,各国都制定有反垄断法案和必要的政府干预,使市场机制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发挥其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利,政府不对他们的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干预,而是通过价格、税收和信贷等经济杠杆进行间接干预。

从农业的角度讲,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化解,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将随之增大,从而要求政府放宽对农业的管理,要求改变农村社区的管理功能。

首先,随着“商品粮生产特区”的建立和商品粮供应问题的逐步解决,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需要对农业生产下达任何指令性指标。农民拥有充分的生产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政府提供的比较可靠的市场信息和有关新品种及其生产技术,及时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换句话说,农村社区的功能将由原来的监督农民完成政府生产计划的职责,转变为向农民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和农业服务的功能。

其次,与过去农村社区对农民集聚地(村落)进行户籍管理相比,社区还应该为进入农村地区的企业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方面的服务。

再次,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居民素质提高,以及中青年农民渴望学习科学技术势头的增长,社区应该把办好农村“社区学院”、社区图书馆和各种形色的学习班会、经验交流会等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使农村成为学习的场所。

最后,随着社区对农村居民管理职能的转变和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加大,农村居民在民主政治方面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例如,居民会利用村民委员会或乡镇政府的直接选举,把那些能够更好为农民服务的人选为社区领导。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组织合作社的积极性,因而合作社也将成为农村社区的重要一员。

(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一直把农村仅仅定位在生产和供应粮食的地方。正如我们在书中多次指出的,这是我国农业低效益、农民贫困和农村落后的症结所在。各国的经验表明,农民想要富裕起来,必须改变他们仅仅作为原产品生产和供应者的地位,而应该更多地参与农产品产前、产后,特别是农产品的初加工及深加工,以及最终产品的销售(即农业一体化)过程中去,从而使农民把农产品加工增值部分尽可能多地留在自己的手里。可以预见,随着化解“三农”问题过程的进行,农业生产将逐步走向区域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农村经济结构也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农业生产将逐步呈现区域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在农用土地集中和经营规模扩大以后,农业生产的最大变化将是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因为在农业生产自主权扩大以后,农民可以充分地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的资源优势等因素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并且借助于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实现较大范围内的生产专业化,以便让农民更加容易地进入市场。

“农业生产专业化”是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企业专业化和农艺专业化的总称。它是农业分工在区域、企业和工艺过程水平上不断加深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结果,也是农业生产社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有利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农业一体化的发展,并最后实现农业现代化。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化解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必然逐步走向生产专业化。

众所周知,农民也像其它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一样,为了获取最大限度利润,都必须努力利用资源优势,选择最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此,他们会充分利用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附近农民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要,采用现代技术,开发新产品,并以大批量组织加工和销售,确保有关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由于这种合作社组织可以让农民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并具有稳定的销路,有利于农民尽快致富,因此农民会踊跃地参加进来,使农业合作社成为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农业专业化条件下,某一区域的农民只能生产某种或某类产品,而不能生产其他产品。恰恰相反,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需要是多样的,而且每个农民也都有生产自主权,有的农民也有自己特殊的技术,他们都会根据自己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来从事生产活动,并以自己生产的产品去占领市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专业化并不意味着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单一化。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农产品的多样化可以并行不悖。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农产品市场的繁荣景象。

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的发展,不仅可以使该地区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从数量和质量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还可以因其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而使产业结构相对稳定下来,从而对当地的经济结构的最终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农村服务行业将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在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生产专业化趋势的影响下,农村社区的产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农民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服务

由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因此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由于耕地面积小,因此所有的农活(包括选种、积肥、翻地、播种、插秧、中耕除草,一直到收割和除售余粮)都由农民自己来做,无需别人帮助。但是,在经营规模扩大以后,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以后,农民根本不可能包揽所有的农活,许多作业必须依靠社会上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过去农民种地都是由自己作地里选种,但即使在当前,农民种地已经不能不靠种子公司提供的优良品种,因为种子公司提供的新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质量;过去农民都要自己积肥,但是现在肥料公司提供的肥料在功能和作用方面都有所改进,诸如生态肥料那样的优质肥料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农民必须从市场上进货;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翻地、播种、中耕除草、植保和防疫、收割等以往都由农民自己从事的作业,现在都会要求社会来提供服务,如此等等。为适应农业生产的种种需要,社会上为农业服务的公司企业或合作社就会应运而生。就像目前的美国,如果农场主愿意[2],他们可以坐在电话机旁边,只要给有关的企业或合作社打电话,就可以按时完成全部的农业生产作业。因为几乎所有农业生产需要的服务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得,无需农场主自己动手。

△农业服务将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

由于农业生产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地区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企业将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农用生产资料(如肥料、种子、农膜、农机设施等)供应企业自不用说,它们会抢先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供应和推销它们的产品;产后的一系列服务企业,如农产品收购、运输、仓储、加工和销售等企业都会争先恐后地到农村建点。即便在产中领域内,许多企业会在诸如测土施肥、机耕、除草、植保和防疫、收割等方面提供服务。所有这些服务固然是由一些公司企业提供的,但更多的可能是由合作社企业提供的。这是因为农业中的合作社主要是为社员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只要社员生产和生活需要,合作社就会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农村地区的服务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合作社性质的企业。

△农村社区服务也将获得充分发展

围绕着农业生产和为农服务企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特别是乡镇地区)为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企业服务的其他工商业部门(如银行、邮电通讯、运输、包装、批发与零售等部门),以及生活服务设施也会随之发展起来。

总之,不管这些设施是建在交通发达的乡镇附近,或是建在便于向农民提供服务的农村地区,都会改变以往农村地区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而变得具有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结构。

□农村农民兼业化趋势的发展

△农业生产不足以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

许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例如,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一年中劳动的时间十分有限,许多农民在农闲时间必须到自己的农场以外去打工;否则,一是难以打发农闲时间,二是单单种植庄稼的收入也不足维持农业生产和全家的生计。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中的兼业现象十分普遍。即使像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农场主在外打工的时间远多于他们在自己农场劳动的时间,他们从农场外取得的收入也远远高于来自自己农场的收入。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的资料,2004年,按全国农场平均计算,每个农场住家庭的平均收入为81480美元。虽然这个数字比全国家庭平均收入(67279美元)高出34.6%,但是来自自己农场的收入却只有14201美元,只占全部农场收入的17.4%;来自农场外的收入高达67279美元,占全部家庭收入的82.6%,其中主要是农场主在非农场企业打工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纯收入。应该指出,2004年的数字是近年来最高的。2003年是一个平常的年份,农场主家庭平均收入为68515美元,比全国家庭平均收入高出16.0%,其中,来自自己农场的收入只有7649美元,占全部收入的11.2%,来自农场外的收入为60865美元,占全部农场主家庭收入的88.8%[3]。美国农场主的兼业比重之所以高,是因为美国仍以小农场居多数,按照美国的农场定义,凡是年销售额在1000美元以上的都是农场。2002年,销售额在1000-10000美元之间的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54.4%,占农场总面积的13.2%。实际上,这些小农场很多是休闲性质的农场[4]。其中有不少农场主都有其他工作,只是在周末或节假日在农场中做一些农业劳动。

△农村经济发展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兼业机会

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即使在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以后,我国农业的经营规模仍然很小,因此我国农村中兼业农户的比重会比别的国家更高。除了从事养殖业的农民以外,其他的农民(特别是粮农)在农闲季节必须到别的地方去打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的交通不便,农民又不可能普遍拥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农民外出打工的半径不可能很远,因此本地区企业是他们打工的主要场所。

另一方面,在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农村里有很多工作需要别人来干。例如,有一些农场需要季节工或临时工。比如,蔬菜农场或果园在收获季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外,虽然养鸡场的用工量比较稳定,但是蛋鸡农场在产蛋季节,每周总有几天需要一部分零工(part-time)。众所周知,在国外超市出售的鸡蛋都必须洗干净、上胶后,整整齐齐地分装在盒子里面。鸡蛋的洗净、上胶和包装都要由农场来完成。因此,在农场开动洗蛋机和按鸡蛋大小分装时,必须要雇佣若干个零工。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防止洗蛋和上胶时碰碎鸡蛋,以及分装鸡蛋并把包装好的鸡蛋送往仓库等。

当然,农村地区需要劳动力最多的是农产品加工厂和各种与农业有关的服务企业。如上所述,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产品加工和处理的产业链的延长,农村地区出现企业也就越多。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企业提供长年的固定工作,但也有的只是提供季节性的工作。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农业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企业将越来越多,从而也为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民针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需要,自愿组织合作社为社员和周围的农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服务性合作社可以为周围的农民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另外,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各种日常生活和娱乐设施日益增多。它们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当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他们拥有的交通工具的增加,农民外出打工的活动半径也会逐步向外延伸,他们所能取得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三)农村社会的重组

就目前而言,由于人口过多和收入过低,因此绝大多数农村是我国建筑陈旧、最杂乱无章、生活条件最差的地方;但是,随着农村人口的逐步减少,农村社区将进行重组,农村面貌也会随之出现根本的改变。

□农村社区的合并和调整

如上所述,随着大批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和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以后,留在农村生活的人口将大量减少。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原有的农村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一方面,对原有农村重新进行规划和调整,可以使农村的布局更为合理,使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更为方便和舒适;另一方面,对村民的宅基地进行重新规划和分配,可以将多余的宅基地加以复垦,使之重新变为耕地加以利用,扩大耕地面积。

不过,我们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说服至今生活在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地区的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民)及早搬迁出来,把他们安置到生产和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使他们能够真正过上体面的生活,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这是政府应该认真做好的一件大事。我们不能让那些农民一直生活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之中。他们有权像其他公民一样过健康、幸福的生活。

△以往工程移民的经验与教训

可是一提到要移民,很多人都有畏难情绪。因为建国以来,我们曾经因为许多开发项目(尤其是水库建设项目)而把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从原地搬迁出来,安置到其它地方。但是,过不了多久,很多农民纷纷离开安置地,重新回到原地。其中,回迁人数最多的是因水库建设而外迁的农民。由于原来居住地已经被水淹,无法回迁原地,因此回迁的农民只能顺着山坡上移,在半山腰中定居下来,以开垦荒地种植部分庄稼为生,过着十分原始、艰难的生活。由于他们没有“户口”,政府又因没有安置费用而不去管他们,因此他们成了无人管理的、地道的“山村野民”。

我们应该总结和记取工程移民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做好“不宜居住地区”农民的外迁工作。在与一些地方干部探讨以往几十年安置工程移民工作的经验时,很多人认为,移民回迁原地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老习惯难改”。有人甚至举例说:有不少回迁的农民反映说,过去他们在坡地上种地,因此习惯于直着腰干活;而迁移到了平原以后,却要他们“哈着腰”干活,受不了,于是不得不回来,如此等等。然而,我们以为,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初忽视了对移民正当权益的尊重和照顾。据我们了解,当初都是给移民几十元,最多几百元钱的补助,强制性地把他们送到某地,交给当地就算完成任务。当地领导把他们看作是一种负担,农民则把他们看作是“强占”他们土地的“入侵者”加以歧视。移民自己也因自认是“外来户”而不与当地人往来。于是,许多人不得不抱着铺盖回到原地。不回来的移民,即使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仍然是一批“不合群”的“外来户”。

因此,不能像以前那样,给他们一些少得可怜的钱,把他们当作包袱甩出去了事,而是要把他们安排在比原地更好的地方妥善地安置下来,要和移居地的有关部门合作,更好地关心和帮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真正在移居地“落户”下来,真正成为那里的“居民”。看来,要让他们搬出来不算难,更难的是要让他们“定居”下来。因此,相比之下,移居地有关部门的工作更重要。移民工作成功的关键是,要更多地帮助他们适应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把生产搞上去,不仅要让他们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而且还要让他们看到将来更好的前景,从而使他们安定下来,下决心在新的居住地建设自己的新生活。

应该说,近年来,特别是在“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国家为移民建造了不错的住房,进行了较好的安置。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移民安置下来以后,要始终关注他们的生产发展和增加收入的问题。

△认真做好“不宜居住地区”农民的搬迁工作

今后要想做好“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农民的搬迁工作,必须汲取工程移民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做好安置工作的关键在于:要尊重和关爱他们,要使他们认清移民工作对他们生活改善的决定性意义,并且无论在移民以前或以后,都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文化和科技知识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领;不管是把他们安置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必须提供住房和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在新移居地遇到的困难,使他们能够很快地富裕起来。

或许是由于习惯势力的原因,一旦提到移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把他们安置到某地农村。其实不然。移民安置最重要的是要和经济发展的前景相结合。既然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将要有几亿农村人口离开农村,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在征得他们同意后将他们直接安排到城市中去呢。当然,有人愿意坚持在农村种地,再给他们住房和土地,让他们在农村里安心生产致富。关键是,政府要在充分照顾他们的生活的同时,要设法通过教育提高他们生存和创业的能力,使他们在新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能力走上富裕之路。

□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多样化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农村社区(乡镇和村庄)以往的管理功能也应逐渐转变到公共服务功能上来。而且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服务功能将越来越趋于多样化。

△社区公共服务功能趋于多样化

当前,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是上级政府政策的执行者。它们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农民,将他们的活动控制在政府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包括所有的公司、企业、合作社和包括农民在内的个人)都将获得越来越大的经营自主权。因此,乡政府和村委会的主要职能必然由原来管理农民逐步转变到为农民提供服务上来。

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来自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要求摆脱来自政府方面的束缚,取得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以便使他们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灵活地决定企业的经营方针,及时抓住时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政府在放弃了对企业及个人的干预以后,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到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最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府可以收取更多的税收以充实其财政,从而增强其实现政府目标的能力。

为此,乡政府和村委会会把建设良好的社区基础设施和为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除了筹资建设农村公路、乡间道路、桥梁、水坝、池塘、绿化、环境保护等以外,掌握政策,及时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打开绿灯,让他们在市场上争取主动。

△农村发展会对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如此,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对农民提出更高的文化与技术素质的要求。到那时,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农民们就会争相学习科学技术。因此,乡政府和村委会也必然会把办好教育和文化事业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各国的经验表明,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农民就会把提高文化和技术知识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农村就会逐步变成人人自觉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适应社会的这种需要,乡政府和村委会就会把办好义务教育和继续教育,办好社区公共图书馆,举办各种各样的“讲习班”、“研讨班”,向农民传授各种实用技术,充实农村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文明水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城市居民会逐步向农村地区回流。这种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此外,随着村民对于自身素质要求的提高,乡政府和村委会也必然会努力办好农村卫生院,提高农村卫生保健事业,按农村的特点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把农村建设成为卫生农村。

一旦学文化、学技术、争文明成为农村中的一股正气,农村中原有的包括赌博在内的歪风邪气才能真正被荡涤干净,使农村真正成为“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体制改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先行,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要有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合;否则,原有的政治体制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一定会冲击旧的政治体制。如果旧的政治体制不做相应的改革,它必然会束缚经济的继续发展。如上所述,经济活动主体为发展经济必然要求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利,要求政府放宽对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的控制,使他们能够按照市场的需要,主动灵活地根据市场决定企业的经营活动;否则,发展市场经济则是一句空话。因此,早在上世纪末,中央就提出了加速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作为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国家正式通过和实施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法》,承诺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我们以为,这是在我国农村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一步。

尽管这一规定的执行在全国很不平衡,既有做得好的,但多数做得不够理想,可能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到本文所谈及的进行农村社区重组的时候,我们相信,不仅是村民委员会由民众普选产生,而且乡政府都可能由民众直接选择产生的了。因为一旦村民委员会直选取得成功,并直接惠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就会要求扩大直选的范围,从而加速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就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而言,村民委员会直选只是漫长过程的第一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候选人”分由选民提出的和由上级领导指定的两种。由于前者的“候选人”,最终是要由选民选举的,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接近选民,向选民们表达自己当选后为民办事的决心,希望选民们能投自己一票;而后者能否“被正式任命”,关键在于领导。因此他们会努力“拜访”上级领导,争取上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候选人们“当选”以后的责任也不一样。前者要向选民负责,他们就要设法兑现选举时对选民的承诺;否则,下一次选举他们必定被淘汰出局。而后者由于选前没有对民众的任何“承诺”,他们在“当选”以后不必要对民众做些什么,因此他们实际上不受民众的监督;但是他们一定要“做”一些事情,设法让领导满意,以便下一届继续“升迁”。在这样两种选举制度的对比之下,“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必然得到选民的拥护,从而将农村的民主政治推向前进。

既然村委会是由选民直接选举的,那么村委会不仅要为民众办好事(即有利于社区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民众支持的事业),而不办坏事(即损害社区发展的事情)。不仅如此,既然村委会是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民众对他们就有监督的权利。因此,随领导人直选而来的必然是“政务公开”,即是说,村委会在操作每件“事关民众的”大事以前必须向民众公开征求意见。凡是民众不愿意的,民众就可以否决。因此,农村民主政治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村委会直选成功必将鼓励领导人逐步扩大农村民主的范围,从而使整个农村地区走上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可以肯定,农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必然促使民主政治在全国的发展。

(四)农村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上面,我们根据对国外农业发展和农村变化互动关系的研究,论述了随着我国农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化。但是,看来仍然十分抽象,很难给人以一种清醒的轮廓。下面,我们打算向读者推荐以刘宗超博士为首的课题组完成的国家社科“九五”计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课题(96AZX022)及其实施情况,以此来说明我们设想中的“生态文明村”的一个样板。

□从一个普通的壮族山村说起

广西省扶绥县山好镇上兼村是一个大约800人口的壮族山村。它地处省会南宁市西南60公里,离322国道12华里,面积6.22平方公里(合622公顷、9330市亩),其中,可耕地5000亩,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然资源丰富。解放前后,该村是这一带闻名的“强”村。说其“强”,是因为它的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除了水田、鱼塘和道路以外,都是郁郁葱葱的参天树木,地表和地下水多,无论年景多么不好,这里的农民都可以靠自己的土地确保粮食产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还是“公社”里缴“公粮”最多的村子。这个村子还以“读书成才”者多而远近闻名。该村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多达40余人,平均每15人就有一个考上大中专院校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村民们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滥砍滥伐,结果使树林茂密的山地变成了秃岭,水库干了,保水田成了望水田,经济的发展与邻村的差距越来越大,上兼村民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大多居住在破烂的旧祖屋里,人畜共居,并同饮一池塘的水。直至作为“生态文明村”试点前夕,该村还被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定为“扶贫帮扶点”。

几十年来上兼村民生活蜕变的历史触动了扶绥县领导的心。1994年县计划局派工作组进村调查。1995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试验的时候,选择上兼村进行试点。1996年,刘宗超申请的国家社科“九五”计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村规划》中标,次年选中了上兼村为项目试点村[5]。

到底应该用什么来改造这个山村,使它由穷变富是课题组面临的最大难题。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课题组认定,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化,从而实现上兼村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必然性

从社会文明形态的演进来看,人类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现在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转型期。

△生态文明必然替代工业文明[6]

工业文明之所以必然向生态文明转变是因为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容量不足的缘故。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它们的现代化,在大规模开发、利用和浪费地球上储存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严重地破坏了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目前,世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又都在采取赶超发达国家的“赶超战略”,致使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拼命掠夺性地利用和浪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事实上,这种愿望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都变成现实。因为即使依靠科技创新能力所能提供的资源与环境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也满足不了全体人类的贪婪欲望。

工业文明颠倒和割裂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秩序和联系,把地球所有的东西都物化为生产原料,只注重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却无视这些所谓工业原料的生态功能,根本不把生态作为一种财富看待。这种无视生态基础、鼓励消费、以生产为目标的工业文明社会范型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只有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文明才是可持续的文明。

△什么是“生态文明”?

根据刘宗超认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价值取向,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信息文明为手段,将现阶段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调整到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确保当代人类的发展及后代的可持续发展[7]。

人们记得,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用了3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是地考察和研究,最终写出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系统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从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和行动建议。它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在解释“可持续发展”定义的时候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8]“生态文明”则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结合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后得出的结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在我国,为了养活十几亿人口和维持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了空前严重的破坏,付出了沉重代价。经验告诉我们,我国不能走发达工业国家的老路子,要利用信息革命带来契机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既要利用工业文明的积极的、建设性成果,又要避免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灾难,为我国众多的人口营造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以满足我国城乡人民的最基本的生态需求。中国要进入生态文明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须以生态为基础,以生产为手段,以生活为目标,全面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包括生产工程、生活工程和生态工程在内的“三生工程”建设,最终实现全国的“生态文明。

△什么是“三生工程”?

生产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将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它包含生态农业,但要比生态农业更广泛。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分解”通量相等所要求的动态平衡,以及经济系统所要求的交换以及社会系统所要求的服务,生态产业可分为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7个环节,最终在生态领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活工程是从衣、食、住、行、价值观、终极目标、文化教育、习惯、宗教等角度实现生态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生态工程包括建设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环境,增加分解能力,为人类营造一个与自然界协调的生态安全空间(包括天上、地上和地下)。

针对生产-生活-生态这三种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工程,依据区域性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设定具体指标,选点示范,区域性推广,最终将多种“三生工程”模式推至全国。很显然,这也是课题组制定上兼村“生态文明村级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唤醒了农民,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理

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并与县领导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制定了《上兼村“九五”至201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上兼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上兼村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和《上兼村治旱规划》等4个规划方案。归纳起来,《规划》抓了以下几点:

△上兼村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

1994年,扶绥县计划局工作组在调查研究以后,把上兼村的问题归结为愚、旱、懒和散4个字,因此提出“从治旱入手,进行治愚、治懒,然后治散”。后来,“生态文明”课题组对县计划局的方案进行了补充,对上兼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如下总体发展思路:进行上兼村可持续发展规划试点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出山区农村在新时期发展动态和在新形势下怎样发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相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引导等工作,形成农民的超前意识和建立互助协作、共同发展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朝着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龟鹤的主题是:发展是硬道理,规划是软效益。

规划提出,上兼村发展应走观光农业及自然风景资源为主的农村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手段,搞好“三生工程”,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有较强的生态意识,较高的生态文明水平,资源配置生态化,农村经济稳步、协调、综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典型。

规划还具体提出了上兼村15年建设目标。其中,粮食产量从1995年的320吨增加到2000年的450吨和2010年的510吨,年均增长1.5%;同期,甘蔗产量从6880吨增至1万吨和1.2万吨;林果面积从100亩增至1000亩和2000亩;水面养殖从220亩增至2010年的650亩;全村固定资产投入,“八五”(990-1995)累计100万元,“九五”1996-2000)200万元,2000-2010年累计2000万元;全村总产值从1995年的1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0元)增至2000年4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和2010年的8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

△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规划提出要进行一系列产业结构的调整:(1)水利工程:以治旱为中心,建设3个灌区和5个湖泊;(2)种子工程:推广良种;(3)养殖工程:采用规模效益农业模式;(4)沃土工程:利用友谊微生物菌剂分解蔗渣制造高效有机生态肥;(5)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名牌战略,打出绿色无公害食品品牌;(6)安居工程:进行村民节地型生态住宅的规范化建设;(7)旅游工程:建设以回龙头、道士岩、文笔山、水上乐园为主的文笔山生态游览区;(8)服务工程:发展第三产业,以市场为纽带,多种经营,配套服务;(9)教育工程:建立农村实用技术学校(现技术推广中心),完善上兼学校的基础设施。为了实现上述规划,课题组对所有工程项目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特别是对治旱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等更是做出详细的部署。

显然,要完成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筹集建设资金,规划提出的资本运营战略是:(1)争取国家计委、农业部、财政部、教委的项目配套资金支持;(2)股份制集资;(3)吸引国内外投资。

上述《规划》建议很快得到了上兼村委会的批准,并且立即付诸实施。

□     抗旱规划激发了村民的上进心

为了解决村民们的愚、懒、和散,激励他们的制服积极性,村委会在了很多艰苦的工作。首先是与村民们仔细分析了上兼村落后的原因,总结了上兼村村民从个人“致富”导致全村由“富水”到“缺水”的教训,对村民进行集体致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村里组织了“夕阳红建设队”,结合本村的革命历史对青年人进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启发了青年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上兼村青年突击队”的带领下,真正成为上兼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突击力量。

1996年10月,在县水电局技术员的帮助下,打出了深42米,每小时出水量20吨的第一口井,深深地触动了上兼村民们的心。看着从井口喷出的清澈泉水,体会了盼望已久的泉水的甘甜,村民们的心动了,看到了希望之光,从而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理。“村民们不无感慨地说,一个“水”字点化了我们的“愚”字和“懒”字,这就是脱贫的亮点。”[9]于是,在工作组的提议下,当月挂牌成立了“上兼村可持续发展规划办公室”。这也许是全国村一级挂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第一块牌子!

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人。一旦当村民们看到了有水可以恢复生产,使自己迅速致富以后,他们为上兼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废寝忘食地努力劳动,从而使全村很快改变了面貌。以前的懒汉变得勤快起来了;以往有各种不良恶习的青年变成了生产积极分子;村民改变了以往对人的冷漠态度,开始帮助有困难的邻居来了;以往为多挣几个工资而斤斤计较的村民,又开始为集体利益而进行义务劳动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村民们改变以往砍树卖钱的习惯,人人关心植树绿化,生态环境变得更好了;为奔小康,人们利用一切条件发展生产,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在上兼村出现了“勤劳—环境改良—生产发展—农民致富”的良性循环。上兼村变得更加美丽了!

□上兼村——未来农村的一个样板[10]

人们通常认为,要想发展农业和改变农村面貌是很困难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效。但是,上兼村面貌的改观,如果从打第一口井(1996年10月)算起到上兼村生态文明试点村课题结项(2000年10月),只有短短的4年时间。可见,只要思想和路线对头,农业发展和农村面貌的变化同样也可以是很快的。根据扶绥县计划局的材料,上兼村的事迹,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日报》、广西《支部生活》、《南宁日报》等媒体都先后做过报道。下面,我国根据手头的资料,将课题完成时上兼村的面貌作个简单的介绍。

 

《广西日报》的报道[11]说,过去“村里要修一条环村公路,竟有人为一天的工钱讨价还价,结果钱花了,路还是没有修好。……今年元月,一条9公里的环村公路开工,男女老少齐上阵。……一时间,全村20多辆首府拖拉机开上了工地。建桥急需材料,村干部毫不犹豫地把准备建房子的砖和水泥借了出来。劳动力紧缺的家庭,也先公后私地基础劳动力上工地。经过20多天的奋战,原计划开支6万多元的环村公路,在众人的参与下,一分钱不花就修好了。”“尽管‘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在社会上流行,但是,上兼村的壮家人却依然执着自己本民族的信条——见谁不帮不算人。陈福金全家有5个强劳动力,而陈家田家却因劳力少而往往赶不上生产季节,陈福金就自愿和他家结成互助对子,……现在已发展到6户,形成了一个共同发展的互助群体,大家团结友爱胜似一家。”“上兼村原是一个贫困的壮族山村,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勤劳壮家人的艰苦创业,终于跨越了温饱线。生态文明犹如烂漫的山花在山村争艳斗拼。今年大年刚果,壮家人就冒着绵绵春雨,备耕、育秧、修正水利渠道……通往山坪镇上的公路上,运送肥料的首富拖拉机来回本报。村里拿“上兼村青年突击队”的红旗,在人物艰巨的地方迎风招展。这一切,正是上兼村壮家人绘就的一幅充满生机的“闹春图。”“我们走在田间,只见那条50厘米宽、40厘米深的水渠不断向前延伸。竣工后,不仅可以改造中低产田,而且有1000亩将成为保税天。”“为了保证水源不被破坏,该村又实施了保护植被工程,号召群众上山栽树种果,昔日的‘秃头’岭如今又披上了绿装。文笔山通过封山育林,如今已郁郁葱葱,村里正将其建成村级公园。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猫头鹰等珍稀动物有回到林间栖息,繁衍后代。”

广西《支部生活》[12]则对上兼村的美丽风光感叹万分。记者写道:“从322国道到山坪镇镇政府再往东南方行使月5公里,便到上兼村的村门。望着这造型独特,门钉上标有‘文笔山’的村门,以及读罢两边门柱上贴的‘上第万顷养育一方德信忠正芸芸众生,兼毫一峰恩泽万代状贡禀修莘莘学子。’鑲有‘上兼’二字作对头的对联,就深感到这个壮家村子不同凡响。”“上兼村以治旱为切入点的前提下,进行上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出以上兼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着重搞好全村的总体规划,实行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调整的中心是利用该村的文笔山、龙徽头山、双柳山、水库和大唐等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大胆提出建设村级公园(文笔山风景旅游区),营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并以此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最终达到产业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目的,同时为村民创造美好的生活娱乐环境,陶沿人的精神情操,整个村庄透出一种全新的时代气息。”这篇文章还说:“上兼村旅游景点型态各异,景观别致”的导语下,分别介绍了上兼村的各个景点特征……

县计划局在《来自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课题村的报告》中指出:“随着规划的实施,商检村确确实实变了。粮食文中有升,以蔗糖为龙头的经济作物规模种植已经形成,甘蔗播种面积2800亩,产量达到1.2万吨,瓜菜生产从自给自足变成了年销售量200吨,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500元,1997年全村脱贫。”

不过,正如我们前面曾经指出的,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市场经济的。然而,大规模的市场经济也是要以小范围的良好发展环境为基础的。因此,“生态文明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们必须在遍地开花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成为气候。我们盼望着这样的“生态文明村”在全国遍地开花。

□“生态文明村”能实现吗?

有人问:现在提的口号够多的了,可是人们都把它们落实在“口头上”了,怎么保证“生态文明村”能落到实处呢?

这无疑是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只要某个口号一提出来,第二天电视、电台和报章杂志等媒体铺天盖地的全是有关这个口号的文章和声音,以至给人以印象似乎这一口号已经落实得很好了。其实,这种宣传是不利于这些口号落实的。我们以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如果说“好话”能得到某种好处,那么谁还会考虑口号是否真正落实了呢!

但是,“生态文明村”建设问题不一样。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大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因此农民是不会采取无动于衷的。因为这里有一个利益驱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村民们讲清楚,过去这个村子为什么穷?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使整个村子很快地富裕起来。而且他们从参观和考察中也看到了已经“发迹的”农村的景象,他们还会袖手旁观吗?即使不会是全部都相信我们,但总有一部人会积极行动起来。随着“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推进,那部分“不积极的”群众迟早也会跟上来的。关键是“生态文明村”的理念是否正确,能否在治理环境的同时帮助农民很快富裕起来。我们之所以对“生态文明村”有很大的信心,是因为我们不仅在上兼村检验了“生态文明”理论的正确性,而且还在湖北不仅把钟祥市建成了“生态文明市”,而且也使它晋级为“全国农业十强县”。此外,用“生态文明”理念,在广东出色地完成了罗浮山国家级风景区总体规划、在浙江湖州地完成了菰城生态文明村规划,帮助湖南加华牛业集团、广东惠州龙园生态园柚木规模化种植基地、河南太康棉麻集团、漯河银鸽纸业、国宏生态科技公司创立了“生态文明”企业,等等。因此,我们坚信“生态文明村”是可以在全国推广成功的。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在全国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正气、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从而为中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气势恢宏的蓝图。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农村的最终目标,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最高理想。而我们在几年以前提出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则是着眼于当前农业发展(特别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而提出来的。我们相信,“生态文明村”建成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希望“生态文明村”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一些基础性工作。



[1] 刘树成主编(2005):《现代经济词典》,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 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农场主会愿意这样做,因为美国的服务业收费很高。这里只想说明,随着农业服务行业的高度发展,农场主可以从社会上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服务。

[3] 此外,在农场外收入中,还包括一部分利息、投资红利和葱其他农场的得到的租金等收入。参见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网上资料:“Agricultural Outlook”统计表格。

[4] USDA: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2003, Table 9-3, p.IX-2.

[5] 该国家社科“九五”计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课题(96AZX022)的研究报告最后定名为:《广西省扶绥县上兼村村级生态文明园区规划》。

[6] 参见刘宗超(2005):《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直党建》2005年第2期。

[7] 参见张勇(2003):《创新的理论,成功的实践——刘宗超和他的“生态文明观”》,《中国国情研究报告》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8]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9] 参见扶绥县计划局:《来自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课题村的报告》,2000年10月20日。

[10] 本书采用的材料截止2000年底。由于路途遥远,课题完成以后少有往来。最近,在中共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后,当地与我们联系,建议对“生态文明村”课题继续进行跟踪研究。由于考虑到本课题在当前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和广西池河学院三方签约,决定进行联合研究。今后,我们将通过其它途径将有关资料陆续公诸于众。也欢迎读者们有机会去那里参观访问、批评指正。

[11] 参见《有了生态意识的人们》,《广西日报》1998年2月28日。

[12] 参见《他为山村绘就发展图》,[广西]《支部生活》,1998年第2期。

研究院简介  |  专家团队  |  通知公告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欢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和建立链接 京ICP备090277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0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