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生态文明专著
其他论著
地表生态科学
生态产业规划
生态科技项目
生态科技产品
科技发展中心
刘绍光先生手稿
生态文明辑刊
第 1 期
第 2 期
第 3 期
第 4 期
第 5 期
第 6 期
第 7 期
第 8 期
第 9 期
第 10 期
第 11 期
第 12 期
第 13 期
第 14 期
生态文明专著>>刘宗超博士论文-作者刘宗超
前言

前言

(我的学术思想历程)

    我关于生态文明观的思考,是从1985年开始的,至今已有十年。1978年至

1982年的大学期间,我在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随杜宜瑾教授主攻热力学与统计物

理。初步接触到系统概念,尤其是熵概念的宏观热力学表述和统计物理的微观系

统表述方式,使我初步认识到宏观系统、微观系统和层次级别对应的辩证关系,我

以“论熵理论的热力学表述和系综表述的统一性”为论题作为毕业论文。1982年至

1985年,我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攻读寒区热力学方向硕士学位,在

丁德文教授指导下继续非平衡热力学、非平衡统计物理和地球表层系统分析的学

习,主要是以系统科学为指导研究地球表层的演化,以“地球表层多孔介质相变”

为论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和美国陆军工程部的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thnology》。

    获硕士学位后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研究所从事寒区地表传热研究,主要研究

山地积雪的热学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我当时认为:融雪的水文特征是由

下垫面及雪层这种多孔介质内由固相变为液相的相变过程决定的,能量来源是雪

层与地表热流和太阳短波辐射,向外释放长波辐射,吸收能量的多少决定了雪层

的相变化快慢,相变潜热又提高雪层温度,进而调节融雪量的大小,用传热学与不

可逆热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是比较合适的。带着这种想法,从1985年2月至

1986年3月,1986年lO月至1987年4月,连续两个冬季进住中国科学院天山积

雪站。

    积雪站位于新疆伊犁的巩乃斯山谷,周围山峦相连,原始森林阴坡覆盖率达

90%以上,阳坡为草甸。白天,阳光洒在挂满新雪的森林上,一往无际的茫茫雪原,

圣洁无暇。夜间,大森林的松涛伴着涛涛的河水流淌,不时传出野兽的嚎叫以及马

鹿觅食的蹄声。清晨踏雪,除见到动物在新雪地留下的蹄印,还可见到马鹿、黄羊

的尸骨,让人感到一种凝固了的运动,一种被食物链震憾的真实感受,尽管美丽的

山川由秋天的金黄色变成白雪皑皑的世界,到春季又由白变绿、变青、变红,变得

山花烂漫,山顶积雪、清晰的树栈、垂直分异明显,中山带为针叶林、栎树、桦树和

雪松,山脚下是绿嫩的草场,剖面清晰的河冰环绕着心滩的红柳树,水面有几只野

鸭畅游。这种自然的造化对于每天与之整日厮守的我来说,真是太亲、太近了一很

难辩认我与自然存在的差异,寂寞时面对高耸的群山引吭高吼.山就是山.仍未被

唤起,只有那依旧的阵阵松涛及不息的河流与我共鸣,日然昕给予我的孤独感象

一只无形的手旋以强大的压力,与繁华的社会经济系统形成强成强烈反差,闹市的记

忆与自然原始的振颤让我从对比的角度认识我面对的目然环境:只有在那时,我

才深深体会r英国十八世纪生态学家怀特的自然主义心境,感受到了怀持的“人

自然是位经济大师”一语的深刻含义。

    其间我认真研读了三本书,进化论斗士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梅卓忠

夫的《生态文明史观》和拉兹洛的《进化一广义综合理论》这三位大学者思想给J’

我很大启迪,让我在认识世界中转转换了新的视角从物理观转向生态观和系统观,

使我能用全息的观念和历史的观念来看问题。通过对融雪期反射率变化形成的正

反馈融化机制,与全球气温升高,促进融雪进而加速海平面上升这一思路转到对

全球问题的关注。我开始用系统科学的思想研究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从整体出发

找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鉴于森林覆盖率对积雪融化的影响,我把寒区积雪地区

分为积雪区域~生态系统、积雪系统和积雪雪质系统。在融雪径流对农牧业影

响的研究中,发现植被覆盖及下垫面草甸性质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这~工作使我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植被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非线性影响。我怀着对大自然崇

敬心情离开天山深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深深记忆着这个时期思想的转变,当时我

用几句话描述我的心情:积雪站小大天地、饮冰吞霜倍砥砺,麾来青山化作火、燃

出春水奔东去:

    1987年的一年间,我为了理解全球问题中的非线性现象,求教于新疆大学非

平衡统计物理教授任光跃先生,学习非线性动力学,又向哲学工作者刘粤生教授

请教对目然的认识论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应该将物理学与生态哲

学联盟才能从深层次上认识到地球表层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承载体.仅从物理学的

观点难以认识地球表层综合进化规律。应该考虑智能的因素。带着这-一想法1988

年至】991年我又到了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向生态学教爱马世骏先

生,人类生态学教授王如松先生请教人类生态学问题.在系统生态开往研究室的

几年间,叉进一步认为只有通过对“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的把握,才能解

决地球表层的综合进化问题。其间我首先将非平衡热力学,协同学等应用于生态

系统的非线性行为研究,分析了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系统研究中的困境,认为对于

地球表层综合进化的研究必须引入新的概念,要用结构信息、交换信息所导出的

信息增殖律来揭示地球表层的进化过程,先后研究了地球表层系统从结构属性到

功能属性的信息增殖过程;地球表层在参与功能和认识功能相互作用中的信息增

殖过程:地球表层系统的进化是信息增殖与熵增的对立统一过程。通过对地球表

层信息增殖过程的分析,得出结论: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范型是建立全球生态

文明观的理论基础,按照上述思路写的两篇论文先后在《熵的大论战》文集和《自

然杂志》上发表。

    1990年以前我对生态文明观只是在自然科学方向上的探讨,缺乏人文方向和

经济方面的分析,是不完备的,带着这个问题于1993年师从科技哲学家黄顺基教

授,在黄顺基教授的指导下,深化了认识,尤其是黄顺基教授对生产力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深刻分忻,提出仕会科学i旦是生产力的论点,对我影响很大,使我对生态

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必须转向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

态意识及生态伦理研究,必须更深入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类生存环境的

联系,强调生态经济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明确生态文明观的框架结

构,内涵及外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为人类重建世界政治经济格

局提供生态文明史观的理论基础。

    1994年在黄教授指导下,以“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为题(《中外科

技政策与管理》1993年9期)论述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问题,认为中国经

济稳定高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骤增,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高投

入、高能耗、低产出的产业运营方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理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

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观,建立

一套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生态化生产力构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而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最近两年来,主要精力用于生态文明的实践,在我国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

地区进行了深入考察,选定罗浮山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景观生态规划,通过实践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观和深化对我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看法。改革开放十五年

来,我国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沿海和内地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办

了许多经济开发区,中小城镇建设加快,但是随之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

题。房地产业的不正常发展,盲目使用土地现象严重;由于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

收益较差,致使很多土地弃耕;由于到处建厂,开山毁林,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由于

盲目上一些污染项目,只追逐利润、不顾环境,致使许多地区的居民失去了正常的

居住环境。这种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做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从长

期看来是得不偿失的,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我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究竟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先污染后

治理的路子通吗?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

蚪境与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国家十预才能解决问题。如何通过国家加强宏观凋控

来纠正市场失灵,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代研究生态经济中的困惑。

    通过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仅建立一套立足

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生态化生产力构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是不足以

解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的。必须深入研究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探讨我国社

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地提高,、民生

活水平,就必须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第一位。但是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

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使本来就已经短

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

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走过的历程,应该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单纯经济增长和

“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的发展而必须努力寻求

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并能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对满

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目前还在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必须迅速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构

建一个综台性的、长期的,渐进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相对应的对策,是争取美

好未来的新起点。

    通过多年研究,基本上理顺了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之问

的关系,而那种把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割裂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一些问题还

在思考之中.例如

    I.在目前科技背景下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与文明变迁的关系问题。

    Ⅱ.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最小生态环境资源单元的划分问题。

    Ⅲ.在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中,层次确定和指标评价指评体系的完备性问题。

    Ⅳ.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基本生态学原则问题。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可以列进去,好在生态文明观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我

们每个地球公民对确立生态文明观的贡献机会均等,愿我们以大家的智慧促进生

态文明观的确立,迎接2l世纪这个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研究院简介  |  专家团队  |  通知公告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欢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和建立链接 京ICP备090277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0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