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生态文明专著
其他论著
地表生态科学
生态产业规划
生态科技项目
生态科技产品
科技发展中心
刘绍光先生手稿
生态文明辑刊
第 1 期
第 2 期
第 3 期
第 4 期
第 5 期
第 6 期
第 7 期
第 8 期
第 9 期
第 10 期
第 11 期
第 12 期
第 13 期
第 14 期
生态文明专著>>《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
第一章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

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人

类活动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在整个生存与发展

过程中超越愚昧的程度,是人类主导文化不断发展的全过程的概括

和总结。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已经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正在走向信患文明同时也孕育着生态文明。

    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同时存在多种文明,但是总有一个

主导文明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人类发展的同一阶段,不同发

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其主导文明也不相同。

    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以信息文明为主导文明.辅助文明为农业

文明和工业文明;一些初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主导文明为农业

文明,辅助文明为采猎文明;一些中等和高等发展中国家,主导文明

为工业文明,辅助文明为农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我国正处于以以工业

文明与农业文明为主,信息文明为辅的发展阶段。

    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

是随之出现的工业代谢型污染以及与工业文明相配合的资源管理模

式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在工业文明的形成中已经孕育了生态文

明,生态文明将与信息文明并列,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导文明,人

类将最终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演替   

一、农业文明的兴衰

    早在农业文明时期,就已产生了生态文明的萌芽。例如,我国古

代文献(孟子)有“薮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荀子)有“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

胜有余材也”,<汜胜之书)有“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

十石”,(逸周书)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之月,

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吕氏春秋)有“竭泽而鱼,而明年无

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等生态学观点,尤其是<齐民要

术)一书中的生态学观点比较突出:“顺天时,量地理。则少用力而减

功多”。正是上述符合生态学的农耕思想指导着我国农业文明的发

展,即使到现代,我国一些地区农、林、牧的耕作仍然沿用这种传统方

式。

    农业文明的地区分布及演化直接依赖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

主要依赖的是植被分布,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对农业文明的进程起

着重要作用。由于在气候温和的半干燥稀树草原的丘陵地带(丘陵

地和河谷阶地),有水源,又方便采猎,而且生态条件复杂,有可供驯

化的动植物,因此是农业发生的适宜地。后来由于农业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农业文明逐渐从农业生态适宜度较高的地区迁到农业生态

适宜度稍低的地方。

    有的学者认为,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母亲,森林分布状况决定了文

明的基因型。以喜马拉雅山为界,山以东分布着广阔的栎木阔叶雨

林,以西分布着硬木针叶林,这两种森林环境的差异作用于文明的基

因.使得东西方文明产生了差异。因为有了森林就有了良好的自然

环境和生产环境,这样人类才能生存,才能创造文明。森林是人类的

母亲和摇篮.文明的母亲和摇篮。人类若破坏了养育自己的森林母

亲.使其沙化,那么人类将终结,文明也将消失。

    历史上绝大多数地区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赖以生存的

自然环境恶化。人类的古代文明大都在下列地理条件下发展起来

的:表土肥沃;灌溉水源有保证;土地相对乎坦且雨量不大,表土不致

受到冲刷流失。表土是地球表层在整个地质期有机进化形成的,表

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有限时段人生来说,表土几乎

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表土的肥力决定了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表

土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源泉。是文明得以形成基础。

    由于对表土缺乏保护意识.第一性生产力所产生的食物不足以

支撑他们的繁荣而走向没落,接着扩张开始,征服邻居和土著,新的

农业文明又会在一些未开化的肥沃表土地区兴起,工业文明前几千

年的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着这种过程。因此说。文明人跨过地球表

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最初。人类主要以采集狩猎为主,火的使用就已开始了大气污染

的历史,而水源因动植物腐烂而被污染的历史则由来已久,因饮水中

毒致死的事则经常发生。人类当时无生产力可言,也根奉没有储存

食物的知识,“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昼拾橡栗、

暮栖土林”,过着“饥则求食、饱则弃余”的生活,无计划地滥用资源,

往往因严冬和春天食不果腹而死亡,早年夭折、儿童所占比例甚大。

由于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和地域分布的差异,这就规定了采集和渔

猎的时间和空间制约,食物的短缺使得群落迁徙,每到一处滥用资

源、采光吃光.可谓是“一扫而光,竭泽而渔”,同时由于火种失控,焚

烧森林的事也经常发生。这种由于食物匱乏而造成的生态危机是当

时人类根本没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造成的,其特征是区域性的和小

时空的,影响范围小,恢复时间短。

    人类为了克服食源不足,进行了种种探索,通过植物栽培和动物

驯养建立了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真实写照,原

始农业尽管很简单.然而它却给人类带来比采猎阶段更为稳定的食

物来源,逐渐发展到初级物质生产者已生产出“剩余产品”的阶段,于

是出现了由这些剩余产品所供养的城镇。城镇出现的意义在于有利

于科学技术的产生、有利于以科学技术为基础逐渐形成为农业发展

提供工具系统条件。

    古代农业是以垦殖为主要特征的。狭义地讲,农业一般是指农

作物的种植,广义地讲,是指天然植物的采集、野生动物的捕猎、树木

的栽培、牲畜的饲养以及水生生物的养殖与捕捞。可以说是垦殖这

一主要农业特征保证了人类通过地表植物固定太阳能,再通过食物

链的形式使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要使该过程顺利进行,就要求

各种生态因子的组合达到一定的适宜程度,一旦偏离了适宜程度,食

物链的初级生产力丧失,食物链将瓦解,则出现垦殖型生态危机。影

响食物链初级生产力的关键生态因子是表土,影响动物生产力的关

键生态因子是草场和森林,一旦表土、草场和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农

业文明必将消失。

    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厚度为30—40厘米,岩石风化形成土

壤,依靠自然风化,每300~400年才能形成10厘米厚的土层.约

1200年才能形成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与人类使用土壤的速度

相比,土壤再生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土壤几乎成丁不可再生

资源。纵观世界史上古文明的变迁与消失,无不与土壤流失所造成

无可挽回的生态损失相关。

    中华文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的北部和西北部.

它多半是在黄河流域的黄土丘陵以及一小部分在西部的塔里木盆

地。黄河流域土层厚、松软、宜于垦殖,黄河及其支流河水又利于灌

溉。先秦时期,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比较协调,人口状况、生产力水平、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所采取的措施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当时的

生态系统基本上保持了原始状态。黄河中游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植

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50%,其中关中平原森林

最多,间有森林分布,也有草原地带。黄河下游地势低下而平坦,丘

陵、湖泊较多,气候湿润,植被良好,所以,整个黄河流域处于生态环

境的黄金时代。西汉时期.由于长期的繁荣。人口达到5900多万.对

粮食的需求量大。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垦殖便成了最重要的手段,因

此西汉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垦殖。为了垦殖,人们大量制造工具,对铁

的需求量增加,河南南阳的西汉冶铁遗址.在3000米’范围内有17

座铁炉.可见当时的开垦规模。’汉武帝迁徙70万人开垦黄土高原,

使这里原来的牧区改为农业区。对黄河中游的大规模开垦.破坏了

森林、草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变黄,河床淤积抬高,出现频繁的改

遭和泛滥。关中地区原有的森林、竹林、草地大量消失或减少。到了

唐代。开垦加剧,新垦土地达4133万公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被破

坏。、使西北部风沙南进,逐渐沙漠化。

    楼兰古城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要冲,繁荣达几个世纪之久,楼兰古

城位于孔雀河冲积扇的下部,是一个地势干坦,河叉密布,植被茂密

的绿洲.它以屯田为中心,于公元3世纪达到全盛期,市区面积有lo

万米’,人口超过l万。汉代时楼兰人已掌握了中原传入的水利技

术。他们筑渠引水,灌溉面积达5x10’米’,盛产糜子、小麦,由于农

业规模扩大,他们使孔雀河、塔里木河南流灌溉农田,不再流入罗布

泊,从而罗布泊西岸沙化,原水草胡杨丰茂之地变成风沙弥漫之处,

、随之耕地减少、粮食短缺、河流断流。公元542年,楼兰毁灭。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泛滥,给两

岸土地施肥、浇水。两河流域水草丰美,动物繁殖较快。有着肥沃的

土地,且雨量合适、地形平坦、表土易于保持,土地的初级生产力使农

民生产出大量剩余食物。但是两河的发源地亚美尼巫山区的森林和

草地。历史上早期就遭到过度砍伐和过量放牧,风蚀不断剥离表土,

倾注到溪流中去,顺流而下,形成淤泥,若不经常清除,这些淤泥很快

就填满灌渠。清理后的淤泥沿河岸堆积成山,加之上游的滥伐森林

和过量放牧加剧,使河床被淤泥垫得越来越高,不断改道。于是流沙

覆盖了一切,这个世界古老的巴比伦文明终于湮灭。由于滥伐和过

度垦殖造成水土流失致使古文明湮灭的例子还有哈巴拉文明,玛雅

文明,地中海文明,腓尼基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二、星际生态文明假说对人类的启示

    天体物理学家的约瑟夫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扩张的历史,只有通

过星际扩张才能解决生物圈的圬染。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唯一的选择,

因为仅从经济增长方面看,每10~20年将增长一倍.但是生物圈太

小,而人类的潜力巨大,已经超出孕育人类的生物圜的能力,只有进

入太空时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人口、污染等一系列全球问题。

基于上述想法,天文学家在努力寻求地外生物團。但现代天文学直

到目前为止,在太阳系和银河系还没有找到能支持生命系统的生物

團。

    有人提出了多四季论,它对我们在星际水平上理解生态观重要

意义是有启示的。多四季论的核心內容是:地球在椭圆轨道上围绕

太阳公转、形成四季,周期为一年。在它参与太阳系围绕太阳系及其

最近的星系的质心公转、乃至周围银河系的银心和更大星系公转时.

由于不同强度热源距离,辐射角的变化而形成多种不同程度的四季

变化。,较大的四季中包含着若干个较小的四季,较小四季的冷暖程

度由它所处较大四季的阶段来决定。太阳系的各行星具有自己的多

四季,分别在特定的阶段进入生态期,因此生物圈周期性地从一个行

星转移到另一个行星。

    地球上曾经历过不同周期的多四季变化,分别为1年、500年、

1000年、l万年、50万年、500万年、2600万年、2 5亿年乃至更长周

期的大四季。这意味着生物圈在地球上不止一次出现,但都在多四

季的冬季(大冰期)消失,又在间冰期或大四季的春天重新形成生物

圈。从地质地理、水文、气候等意义上说,在一定的大四季里.也表

现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多四季是生物圈周期性的大灭绝原因之一。地球上经过了许多

次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周期性循环进化过程,但是这种周期性的灭绝

并非完全由多四季造成的,智慧圈在加速这种灭绝过程还是延长地

球生态期的问题上是有所作为的。工业文明才有200多年的历史.

就造成这样规模的污染、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如果以这种速度发展,地球的生态期还能持续多久呢?究竟是几亿

年、几万年、几千年还是几百年呢?难道我们人类真的希望随着生物

圈从一行星转移到另一个行星时一起迁移吗?人类能等到那一天

吗?难道人类还不应及时从中受到启迪吗?现在,生物圈的进化决

定于人类的行为方式,生态文明史的长短由人类自己来写。

  冰川的形成与融化,海乎面的上升与消退,气候的严寒与高温都

是由大四季所决定的,生物圜在地球上能持续的时间长短是由大四

季和智慧圈共同决定的。从生态文明观角度看,智慧圈参与生物圈

的全面建造,当大冬季来来临时,能够有效地保存基因,保存信息,在

下一个春季来临时,再利用基因发展生物圈。利用信息增殖发展人类

社会。

    有的学者认为,地史上所谓的几次大灭绝,在全球范围看,只是

发生在同一个地质时间而已(例如二叠纪末或白恶纪末的大灭绝),

但在地球年时间下,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早、晚关系,这种早晚关系有

时可相差很远.进而从真灭绝和视灭绝的角度否定了生物集群灭绝

问题的提出前提。    一

    与上述对立,现代天文学已确认银河系是一个外形扁平、中间稍

凸的旋涡星系。太阳系位于银道面偏外,距银心2 3万光年,离银道

面25光年。以250公里/秒的速度带领太阳系的各天体绕银心公转,

转一周约需2。5亿年,两次穿越银道面。由于星云对太阳光的吸收

作用,可能会给地球带来冰期,但星云的密度不均,会有主冰期和副

冰期。南斯拉夫数学家米兰科维奇的冰期理论认为到达地球的太阳

辐射变化的天体运动因素是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岁差

现象。地球的偏心率以9 2万年为一周期,地轴的倾斜度以.1万

年为一周期,岁差平均以2 1万年为一周期。米氏理论在解释第四

纪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变化方面是较成功的。但是,米氏冰期理论无

法解释在整个地史的时间尺度上为何周期性地出现过5次大冰期

(一般认为,地史上曾有过5次大的冰期:其中先寒武纪有过两次较

广泛的冰川发育,一次出现在距今23亿年,另一次出现在距今s亿

一6亿年;古生代时期也有过两次较大而广泛的冰川运动,一次发生

在距今约4亿一4.5亿年的奥陶一志留纪之间,另一次发生在距今

约3亿年的石炭二叠纪;第五次大冰期则发生在距今约300万一200

万年的第四纪时期)。

    通常,气候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论是冰期或间冰期,都不是

人类和生物发展史中所谓的灾难性时期。…。冰川时期同样是人类

征服自然而阔步前进的时代。人类正是出现在第四纪大冰期中,人

类的演化发展时期几乎全部都是在这个大冰期中渡过的。

    笔者认为,生物的发展是受大冰期限制的,在不同的大冰期之间

存在着允许生物发展进化的生态期。大冰期则造成了脆弱生态期甚

至使生态期中断,这就是生物集群灭绝的主要原因,显生宙以来,生

物集群大灭绝至少有3次.即奥陶纪末,二叠纪末和白恶纪末。这恰

与每隔2亿一2.5亿年为周期的大冰期相吻合。但据现有资料还无

法证明,白恶纪末的那次生物集群灭绝是否有大冰期相对应。

    地球形成距今约46亿年,在距今38亿年左右,地球表面已有流

水作用,到距今23亿年的先寒武纪中,当太阳系在银心中穿越星云

时便出现了距今23亿年的第一次大冰期(23亿年之前尚缺乏有冰

川期的证据),按2 5亿年的周期算,其后有过5次大小不等的冰期。

先寒武纪中最后一次大冰期距今约8亿~6亿年,以后每隔2.5亿

年左右出现一次大冰期,古生代以来,第一次发生在距今5亿一4。5

亿年奥陶一志留纪之间的大冰期使生态状况越来越脆弱,以致予引

起了距今4,5亿年奥陶纪末的藻苗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

集群灭绝。因此只有将基因信息保留下来。才有可能在下一个生态

期来临时,使信息迅速增殖,爆发式的创造出更多适合新环境的物

种,从而使上一个生态期余下的生物向蕨类植物和两栖类动物进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专家在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发

现距今5.3亿年(5.3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注洋大海)的寒武纪早期

动物化石群,其中动物化石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如节肢类、脊

索类以及海绵和蠕形动物s0多种分屑40多个高级生物类别。地球

虽然已有46亿年的历史,大约3.5亿年前生命诞生丫,但在其后的

漫长岁月里,过些生命却是藻类低等生物。到5.3亿年前的寒武纪,

海底生物突然活跃起来,形成多种动物门类。这种突发性演化,大约

只有1亿年左有的时间.这在地球史上确是短短的瞬间,之所以会

产生生命大爆炸是因为以距今8亿~6亿年的先寒武纪的最后一次

所造成的良好生态期,因这之前虽有冰期、但由于地球水份相对不

足,投能造成生物信息的迅速增殖。

    从信息范型的角度看,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研究在证实了生物

世界在经历了突变过程的同时,也对达尔文进化沦中的渐变沦提出

了挑战。当太阳系的结构信息与银河系星云的结构信息相互作用

时,其交换信息的增殖是使生物发生突变的内在机理,之所以寒武纪

发生生物大爆炸,是固在寒武纪之前,虽然太阳系多次穿越银河系星

云,但是当时地球的结构信息质低、量少,在与银河系星云的结构信

息的作用中,不足以产生强大的信息增殖,无法产生地球生命大爆

炸。因此,可以推论,如果我们不注重保护物种多样性,待太阳系再

一次穿越银河系星云时,我们将失去了物种增加的机会。

    到了距今约3亿年的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一般大冰期持续l

亿年左右)引起了距今2 3亿年的二叠纪末的蕨类植物和两栖类动

物集群灭绝,以信息增殖方式又在下一个生态期会爆发式的产生更

多适应新环境的物种,上一个生态期的生物又向更高一级的裸子植

物和爬行动物进化。以次类推,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生物集群

灭绝,也应该是距今约l亿年的白垩纪大冰期引起的,著者确信地质

学家在地史中一定能找到白垩纪大冰期的证据;棵子植物和爬行类

动物又会以信息增殖方式在下一个生态期爆发式的产生更多物种,

从而又向更高一级的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进化。

    现在所谓的距今300万~200万年的第四纪冰期其实并不是大

冰期,根据上述每隔2亿~2.5亿才出现一次大冰期宋推算,至少再

过1亿年才真正进入有人类出现以后大冰期。第四纪冰期只不过是

自白垩纪至下一个大冰期中间的小波动而已,人类正处于白垩纪大

冰期之后的生态期,下个大冰期来临距今还有1亿年之久。但是.人

类是以智能参与地球生物圈建造的,其作用强度千百万倍地超过了

非智能生物的参与强度,如果不加限制,则可千百万倍地缩短这一轮

生态期,因而,人类会有可能迅速进入生物集群灭绝阶段。建立地球

生态文明观的目的就是要人类的生存不仅要持续到这轮生态期末,

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如何超越下一个大冰期,避免包括人类在内的

生物的集群灭绝。人类只有更自觉地提高生态文明程度和生态意识

及生态伦理,才能利用生态期发展自身,完成对大冰期的最终超越。

只有在这种义意上才能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才能促进人和

自然的和谐,进而从最根奉上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遇到下一个真正的大冰期的挑战,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仍

旧会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向更高一级植物和动物类型进化,被子植物

和人类并不是进化的终结。但目前为止,人类最多也不过存在200

万年,由于人类过份強调经济增长和享乐,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已使

生态环境难以支撑人类的生存,这种过份急躁的生存态度将会断送

人类的前程,造成人类的集群灭绝。因此我们要在促进物质增殖的

同时,更加注重于促进信息增殖,遵照宇宙生态期的规律,建立一种

生态文明的社会模式。

第二节 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转变

 

 

一、观念的转变: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工业文明脱胎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由农耕文明发

展而来,农耕文明的特征是主要依赖动物能作为能源,也适当通过水

流的能量进行作坊经营和水轮灌溉。有时也适当利用风力。在农业

文明初级阶段,东西方虽然发展水平、经营方式稍有差别,、但基本方

面都是相同的。工具都为铁制、铁木制结合,主要利用自然力,靠农

业内部循环维持平衡,自然经济自给自足,依据物候节律耕种,技术

主要依赖经验。初级农业文明的基本特点是循环利用的有机农业,

农牧结合相互促进的综合农业。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农业投入报酬递减,到了上世纪末和奉世

纪初,传统农业不足以提供足够粮食的压力促使传统农业逐渐转向

工业化农业.转向对工业化的依赖:一是依赖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二

是依赖人造肥料、农药(各种杀虫剂、杀虫粉、除草剂等),三是依赖农

业科技成果,四是依赖农业的商品化和专业化。

    目前工业化农业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对科学技术的依

赖。由于世界人口正逐渐接近60亿,这导致了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加

大。传统农业生产经营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提高农业适宜度。克

服自然、气候、地理等各种天然条件的约束,人们更多地使用了温室、

塑料大棚,这种人造环境的生态农业可使产品量增加1—10倍。本

世纪初至5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只要依靠工业文明、依靠科学技术,

沿着工业化农业的路子走下去,就会带来农业的繁荣。到了60年

代,环境污染的呼声高了,70年代石油价格猛长,农业投入报酬递减

日益明显,人们开始怀疑工业化农业之路。

    早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威斯康星大学的

利奥波德就创立了“大地伦理学”,他认为人类最早的伦理观念是处

理个人之间的关系,后来是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层次上

的伦理观都是为了协调人在同一个共同体中相互竞争合作从而达到

共存目的的各种活动。但是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深入。逐渐

出现了第三个伦理层次,人和大地的关系。大地共同体除了包括气

候、水、动物和植物,还包括人,人应当改变在大地共同体中征服者的

地位。大地伦理的涵义是指一个事物,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

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

和谐、稳定和美丽在大地伦理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谐是指大地共

同体的完整和复杂性(保留至今尚存的一切生物);稳定性是指大地

的完好无损。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在30年代并没有5l起人们关注,后

来,他又用这广大地伦理思想特有的观察力,怀着深深的痛楚写了

<沙乡的沉思)(沙县年鉴)和(像山那样思考),但也未引起应有反响。

当时美国的经济复苏、经济发展空前,社会较富有,科学技术也达到

很高的水平,而其后的20多年间,西方国家一直信心十足,对人类自

身的智慧十分良信,但到了60年代,在繁荣、富裕的社会中所隐藏的

各种矛盾都迅速暴露出来了。人们发现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伤害。

1962年,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运用了食物链的生态学原理揭

示滴滴涕的毒素沿食物链向食物链顶端富集过程,警告农药不仅杀

害害虫,也可杀害鸟类,甚至危及人类的子孙后代。这本书引发了旷

日持久的轰轰烈烈的绿色运动。

    到1971年,康芒纳的<封闭圈)一书面世,进一步从生态学的角

度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战后环境危

机的根源做了审慎分析,认为战后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

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代技术,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

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发明出来的,它忽

视了控体性、忽视了生态系统这个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要克服危

机,就要端正这种技术的价值取向,必须确立生态学的观念,同时康

芒纳还指出,生态学理论和孕藏着的各种环境问題之间还存在着一

个尖锐矛盾,这就是人们对经济效益的奢望和对权力贪欲是人们不

能用生态学观点来对待生存环境的主要障碍。必须采取有效的,自

觉的“社会行动”,才能重建自然,从根奉上解决生态危机。他的这种

观点已包含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康芒纳在探索环境问题

的根源时,才真正触及到了西方工业文明国家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引

起了极大反响,被<企业周刊)评论为是继(寂静的春天)以后,有关环

境问题的最好和最有挑战性著作之一。    :

    1972年是绿色运动进入高潮的一年。由于环境问题曰益突出。

1972年6月在斯斯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发表了

(人类环境宣言)。但是发达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不统一,认为那只是发达工业国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则是发展

问题。这次会议除发表了一些政治性概念之外,没有什么具体措施,

没有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责任.更谈不上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当时

影响不大。1972年3月罗俱乐部发表的第1个报告<增长的极限),

真正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该书以34种文字出版,发行500万册。

罗马俱乐部建立于1968年4月,是由来自西方10个国家30多位自

然科学家、人文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和决策人士组成。除了(增

长的极限)一书外.罗马俱乐部此后还推出了<人类处在转折点)

(1976年)、(重建国际秩序)(1976年)、(人类的目标>(1976年)、(超

越浪费的时代)(1977年)、(学无止境)(1979年)、<能源:倒过来计

算)(‘L980年)、<第三世界:世界的四分之三)(1980年)、(关于财富和

福利的对话}(1981年)、(通向未来的道路图)(1981年)、(微电子学

与社会)(1982年)等报告。

    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中,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人类科学

技术生产力的增长和自然资源及其他一些要素的关系,提出了在这

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长是有极限的。他们的具体结论是:“如果

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在的趋势

继续下去,地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100年以内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

是入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改变这

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

的。全球均衡状态可以这样设计,使地球上逐渐过渡到每一个人的

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而且每个人有实现他个人潜力的平等机会。

这个过渡时期的实质是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罗马俱乐部的这个

结论的意义在于一改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用发展的概念取代了增

年西方工业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上涨四倍)和经济

进入了萧条期.这使(增长的极限)中的告诫,得到许多人的赞赏,不

仅传播媒介掀起丁关于增长极限问題的辩论,而且一些国家、政党还

以此作为政治议题,甚至形成了绿色政治潮流。

    虽然罗马俱乐部掀起的悲观主义思潮影响广泛,但不少学者难

以接受,其典型的代表是赫德森研究所的康恩和布朗。以及另一位未

来学家西蒙,他们被称为乐观派。1976年康恩和布朗发表了(下一

个200年──关于美国和世界的情景描述)的报告,全面地批判了罗

马俱乐部的观点,从而开始了“悲观派”与“乐观派”在全球问题上的

世界性争论。乐观派面对同样的世界,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世界,得

出了与悲观派完全相反的结论。他们批评《增长的极限》的观点是新

马尔萨斯主义,认为人口并非按指数增长,而是按逻辑斯谛曲线增

长,人口达到一个顶点后,会趋于平稳状态,在200年内(1976年一

2176年),世界人口将稳定在150亿左右;并且还认为到21世纪,人

类将进入后工业社会,富国资金将通过就业、旅游等渠道投资到发展

中国家,南北贫富差距将缩小;同时人类将利用太阳能、核裂变、核聚

变能解决能源危机,以非传统方法生产更多粮食,通过开发海洋、大

陆架矿藏保护环境。

    1981年西蒙发表的<最后的资源)一书被称“没有极限的增长”,

认为人类的资源没有尽头,人类的生态环境会日益好转,恶化只不过

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粮食在未来将不成为问题,人口将在未

来会自然达到平衡,强大经济和众多的人口必定会产生出众多的知

识创造者,使人类有防止和控制威胁生活和环境的强大“武器”。

    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

言)以及罗马俱乐部推出<增长的极限)的同时.持有悲观论观点的英

国著名生态学家、生态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的(生存蓝图),则从生态

学的理论高度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他不仅提供于大量

关于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大量数据,而且还提出了

从哲学、政治、经济、社会角度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他认为对现存

社会进行改革,不能是局部的,个别的方面,或是某个时期的,而是社

会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即由目前工业高度发达的经济增长型社会。

转向一种持久、平衡、稳定发展的社会。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悲观论者修改了最初(增长的极限>中

的观点,于1976年推出了第2个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提出

世界发展模式应该从<增长的极限)主张的无差异增长转移到有机增

长。所谓有机增长就是把世界系统的有机增长与有机体的有机增长

相类比,对于一个世界系统,它的每一部分(国家或地区)都必须对人

类的有机增长做出贡献,任何一部分的不良增长不仅危及自己,而且

也会危及蛀体;有机的相互联系将会起遏制作用,制止系统任何部分

的无差异增长,人类所真正面临的是各种选择、价值观念和管理水

平。为了摆脱人类困境,人类要走一条有机增长的道路,世界就会成

为一个和谐一致的整体。

    在<增长的极限)推出的第二年(1973年),另一位悲观派的英国

生态经济学家舒马赫与同是英国人的生态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不

同,他采用了比较中庸的观点和非常大众化的经济哲学方式再现了

罗马俱乐部计算机做出的预测结果。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全球危机的

积极方式。舒马赫的代表作(小的是美好的)(1973)是自70年代以

来影响比较深远的发展经济学著作。舒马赫先提出了中间技术。后

来又提出适宜技术等观点,他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靠广泛的生态伦

理精神,体察城市与农村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工业生活和乡村生

活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富国与穷国、东方与西方国家的鸿沟。

舒马赫中间技术的思想,正是在既照顾经济增长又照顾贫困人生活

的意义上提出的。他的基于人类尺度的价值原则已渗透到发展中和

发达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他的中间技术思想现在已扩展变成为工业

发展模式、所有制变换方式、替代资源、以及环境与发展的教育理论.

  1980年和1984.新经济学研究会在伦敦和波恩两次聚会,立志

要创立一门新经济学(<生存经济学)。1986年),其目的是寻求个人

发展和社会的公正、人类各种需要的满足、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环

境的最佳道路,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舒马赫的生态经济学观点,将经济

发展中“人的尺度”与“自然的尺度”统一起来,成为一门“健全的、人

道的和生态的”新经济学。

  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生存经济学”的目的也是促进经济发

展,所不同的是它所强调的是“另一种发展”。另一种发展首先应该

是面向需求(人的物质和非物质需求).它首先满足那些占世界人口

绝大多数的受统治者和受剥削者的基本需求,同时通过他自己精神

需求的满足来保证人类的人性;其次是由社会的价值观和未来前景

来决定发展的走向;第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在国家或国际尺

度上依靠其社会成员的才智和自然、文化环境、并主要靠自己发屉经

济;第四是这种发展最具有生态上的合理性,即要充分意识到地方生

态系统的潜力和当代及后代及未来人类所受到的全球和地方的外部

限制、又要合理利用生物圈资源以及共同平等地通过有效的社会技

术来利用资源。第五是改革,为了了解和认识从城乡到全球范围,为

了使社会成员参与决策,常常需要在社会关系、经济活动和其空间分

布、以及在社会权力结构方面实行变革,否则不能达到上述目标。

    上述的“另一种发展”观,不仅适合第三世界、也适合工业化国

家,就是说各个国家虽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论富裕程度如何.

其发展目标是相同的,对全人类生存和个人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可

以说,<生存经济学)既继承了(人类处于转折点)中的有机增长的观

点,又是一种可操作的实践指南。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悲观派和乐观0Iz争论的焦点是对

于增长完全不同的看法。如果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增长问题上,不利

于全球问题的解决。人类第一次用“发展”代替了“增长”。但究竟如

何发展呢?从生态经济学家舒马赫和戈德史密斯等的生态学理解、

以及后来新经济学研究会的“生存需求系统”意义上的理解出发.人

们明确到,人类所面临的发展同物理极限的冲突,事实上在远未达到

物理极限(如资源枯渴)之前就可能会遇到社会极限,因此应该从社

会极限和物理极限两个方面综合考虑问题。于是,就产生了可持续

发展的概念。真正使这一概念在国际上得到普遍承认的是1987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柠兰

报告)。该书对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持续发展应该是满足当代的需求

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它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和关心

生物群落,保护地球的能力和多样性,

保持在不超过地球的承载力的水干上,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促使

社会关心他们自己的环境,为综合发展与保护环境提供了作为一个

国家应该持有态度的框架,并创立了个地球联盟‘    、  ,

    (布伦特兰报告)认为目前保护和保持人类进步,满足人类需要,

以及实现人类抱负所做的许多努力,无论在国还是在穷国、都是不

持续的。他们在业已掠取过度的环境资源帐户上掠取得太多太快,

使得这些帐户不能支付到未来,从而只好宣布这些帐户破产。他们

可以在我们这一代的结算帐单土显示盈余,但我们的孩子悯则将继

承赤字。我们从我们子孙后找那里借来了环境资本,而根本不打算

或不希望偿还。他们可能指责我们是败家了。但他们绝不能在我们

留给他们的债务上有所得。我们为所砍为.因为我们可以随意把它

拿走。我们的子孙后代没有投票权;他们投有任何政治或财政实力;

他们不能向我们的决定挑战。

    我们目前极度浪费的结果正在迅速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没有选择

余地。今天的决策者大多数将在地球裹层系统受到酸雨、全球升温、

臭氧枯竭、或普遍沙漠化及物种损失的严重影响之前去世。今天的

年轻投票者大多数将仍然活着。正是那些蒙受最大损失的年轻人对

目前的地球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了最严严厉的批评。

    满足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基本需

要的满足不仅要求那些多数人贫穷的国家出现经济发展新时代,而

且也要求保证这些穷国能得到他们支持经济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

这样的平等权利将求助于能保证公民有效地参与决策的政治制度以

及在国际决策中有更大的民主。可持续的全球发展要求那些更富足

的人把生活方式控制在地球表层系统的生态资源许可范围之内。此

外。快速增长的人口可能增加对资源的压力,减慢生活水准的提高,

因此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人口数量与增长同生态系统生产潜力协调一

致时才能实现。    ’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协调状态.而是一个变

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资源开发、投资方向、技术发展的走向以及

体制上的变化,都要与将来及目前的需要取得一致,我们不要以为这

个过程轻而易举或直截了当,我们必须做出痛苦的选择。因此,在进

行最终分析时,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政治上的意志以及国际社会和

国家的有力调控。

    持续发展的观念符合人类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的愿望,得到了广

泛响应。1992年6月183个国家的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聚会,

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制订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是在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南

和程序。大会还签订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发表了

里约环发大会宣言和关于森林问題的原则声明。为了实施(2l世纪

议程),联合国大会又于[992年10月30日由加利秘书长提议成立

了专门的“联合国持续发展委员会”。

二、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是脱胎于工来文明的双胞胎

    工业文明是一种“部分人类中心”文明,它以“人是自然的主人”

为依据,依靠科学技术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在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

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使经济增长,并以大量的物质流量,最大限度地

满足当代人的物质贪欲,而无视后代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工业

文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不能把工业文明看成是把人类推进深渊

的刽子手。工业文明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是降生了

一对孪生兄弟一一生态文明与信息文明.信息文明是生态文明得以

实现的管理手段,可以说没有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是不可能实现的。

工业文明一方面企图向外层和星际空间扩张,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工

业化的农业“逼着”生物圈交出更多的“地租”。如果说农耕文明时期

和初级农业文明的文明人发展特征是“走过森林和绿洲,最后留下的

是荒漠”,那么工业文明时代文明人的发展特征是将面临一个丧失功

能的生物圈。工业文明观是一种“人类中心”价值观、经济观和发展

观。它掩盖了人类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的实质,通过“人类中心”而

达到“少数富人中心和少数富国中心”的目的,从工业文明的增长理

论看,不要说不影响后代人和未来人发展他们的需求能力.就连活着

的大部分同代人也没有得到满足,占世界人口1/4的工业文明人口

占据了3/4世界财富,这种不均衡首先就违背了生态伦理和可持续

发屉思想。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在人类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工业文

明是对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生存环境挑战的应战,以满足人类基本需

求为目标而发展经济,根本谈不上全面的生态需求。科学技术是发

展生产力的主要手段,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获取最大利润成了

“单面人”,被全面的异化,不仅成为“生产线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

倍受政治和“传统经济学”的异化,尤其是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

    早在本世纪40年代,海德格尔就开始对在工业文明中“部分人

类中心”地位及在技术背景下“人工自然”的探讨。他在“论人类中心

论的信”中对工业文明背景下人所处的主宰地位,进行了深刻批判。

他认为,“部分人类中心论在规定人性时,把人看成世界的中心,入可

以随意地支配和破坏自然,导致对人的存在的威胁,“部分人类中心

论”的错误在于不关心存在与人类的关系,甚至总是与这问题背道而

驰,加剧了对人的存在与威胁”。这表明他对工业文明的沉思中已产

生了生态文明萌芽,就想把人类与一直被遗忘的存在问题联系起来,

旨在破除部分人类中心论,建立人和世界、自然的新和谐关系,虽然

没有明确地表达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显然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内核。

    在农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直接的,人类是依赖自然的

物性进行生产,而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作用是通过技术中介来

实现的,那么究竟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样的

作用,为此,海德格尔发起了“对技术的追问”(<关于技术的追间))。

工业文明通过“技术展现”的方式使万物齐一化,同样也包括人的齐

一化,即由于技术的“强求”和、“限定”,抹杀自然物性区别,一切都服

从技术的展现,服从于技术的规定性,由于技术生产,人本身和他周/

围的事物受到被迫成为单纯物质的危险。工业文明把一切都看成原

材料,用物质化的方式展现事物.意味着一切齐一化,把最不相同的

东西和领域千篇一律化,在农业文明时期,还存着人、动物、植物和矿

物之间的区别,而工业文明通过生产线和市场,使事物和物性溶化成

市场价格。除此以外技术把一切都功能化,成为原材料的交付者,或

逼迫交付出某种功能。

    海德格尔的技术异化理论可以概括如下:技术活动奉身是一种

异化的活动,因为它把人的生存方式限制到一个狭窄的线路中,尤其

当技术活动深入到各个角落、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时,这种异化作

用就越来越显著了。技术活动导致人本身成为被技术化的对象,甚

至世界万物都成了被技术化的对象.它们似乎只有纳入技术系统成

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才有其存在意义。

    70年代以来,以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为代表法兰克福学派,对

工业文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批判。马尔库塞从技术理性的角度,哈

贝尔马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认为技术生产破坏了人的生存环境,打

破了人和自然环境的平衡,使人在自我意识、自为存在、主体性等方

面受到了伤害并成为单向的人,即人被全面异化了。法兰克福学派

把海德格尔对“技术异化”的批判推广到对“政治异化和经济异化”的

批判。

    正是上述技术悲观论者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以及对工业文明的价

值观批判为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奠定了哲学基础和价值观。生态文明

观在理解人和自然关系时,把人作为自然的一员,主张生产和生括活

动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克服技术异化,给技术以生态价值取向,建立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在

资源增殖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贤源,发展经济,建立具有经济发展

一环境保护一社会公正与稳定等基本功能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依

靠不断发展的绿色科学技术。进行适度规模的社会生产消费,满足人

的物质需求、精神要求和生态需求,从而提高人类整体生活素质,实

现“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永续利用。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

生态经济价值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

合系统的整体利益,既能满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又能满足人的物质

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生态需求是指满足人休养、生息、娱乐、

审美、健康的空气和饮水、以及舒适的环境等方面的需隶)。要使生

态文明成为现实.仅仅是批判工业文明的哲学和意识方面的准备还

不够,还耍依靠生态文明意义上的“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两个方面

的支持──资源增殖的意义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信息增

殖的意义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

    资源增殖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生态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和生

态工业。生态农业是生态型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生产体系,它要求以

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发展农业生产,遵循生态和生态经

济规律。保护生态、培植资源、防治污染,提供清洁食物和优美环境。

生态农业不仅最充分体现农业的生态的本质,而且是一种人工生态

系统的科学化农业。生态农业把农业文明调整到良性生态循环和经

济循环的轨道上来.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生态农

业是生态文明时代农业生产的最佳形态,是以生态学为目标、科技为

先导、工业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在开发农业产品的同时,保证

可再生资源的增殖。

    生态工业是一种生态可持续性工业,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

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时期内能给社会和经济利益作出贡献的工

业化模式,即“生态可承受的工业发展”,它变革了传统工业发展模

式,其核心问题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废弃

物,减轻工业代谢型污染的程度,使工业排泄物达到无害化和资源

化。在保证现代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还能创造丰富的生态财

富,实现资源的增殖。

    生态工业得以实现的途径是以可再生资源为主的资源、能源体

系为基础,走清洁生产的道路,广泛采用清洁工艺、无磷工艺等,确立

无废物的食物链型工业生产技术的主导地位。

    在生态文明时代若没信息文明作为手段,在生态农业和生态工

业中就不可能通过对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增殖,因为信息

的功能使在较少利用能源和资源的前提下对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进

行综合管理井在地区、国家或全球范围內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经济运

行和综合管理成为可能。只有信息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对全球生

态危机准确把握、迅速反应和及时预警。这就是发达工业国提出建

立全球高速公路和建立发达信息网络的主要原因。信息业的发展是

保证人类能否生存下去必备手段。   

    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标志着人类进化程度,整个人类社会以技

术为标志的社会演变过程,实质上是人类在信息处理问题上的不断

进步、不断更新的过程。至今人类的发展史经历了四次信息革命。

社会史前史阶段发生的第一次信患革命,是以语言与数的观念的发

生形成为特征的,它奠定了人类把自然信息转化为文化信息的基础。

农业文明阶段发生的人类第二次信息革命是以文字,以及数学的发

明为特征的。在这时期,人类对文化信息的积累、储存和处理水平及

信息流动范围,有很大的提高。这次信息革命。不仅推动天文、地理、

历法等的发展,对于知识积累和发展大脑对全面处理信息的能力有

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在农业文明阶段重人伦、轻生产,有意排

除大量自然科学和生产信息,致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息处理始

终偏重于社会信息。而缺乏对自然科学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这种现

象严重阻碍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工业文明阶段发生

的人类第三次信息革命,是以牛顿物理学对力的数量化和分析数学

的发明为特征的。对力的定量信息处理方法,渗透到几乎所有经验

科学领域,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是在牛顿力学和近代分析数学基础建

立起来.工业文明正是在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四次信息革命发生于本世纪中叶,是以信息的定量化和系统

科学的产生为标志的。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对信息处理的数

量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信息爆炸”.处理信息的手段也在不

断提高,从“电子管时代”进入“微电子芯片”的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极大地提高人类对信息的储存和处理能力。例如,金融业计算机化。

办公计算机化,服务行业计算机化,工业方面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

在科学研究中,气象和水文等预报系统的数据自动采集等不仅节省

了大量人力,而且进一步的是信息处理成了经济社会主要运作手段,

信息成了后工业经济的主要财富。而且.信息选择方式几乎是人类

和人类社会进化特有的进化方式,人们处理信息能力成了社会文明

程度的测度。

    信息分为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所谓自然信息指的是物质系统

结构及其运动状态,能量传送语言文字、符号、图象等加工过的自然

信息。科学和技术是人类对文化信息处理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

正是由自然信息到文化信息转化以及自然信息增值和文化信息增殖

的结果.信息增殖量的大小和信息增殖速率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

程度。信息增殖的原因是人类大脑对信息的发生功能和信息的再造

功能。大脑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可以把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进行综

合,产生有新质的信息。这种新的综合依赖于对自然信息和社会信

息选择。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有自然选择、行为选择和信息选择三

种形式。自然选择是生命体被动地接受外界选择,只具有发生学意

义;行为选择是指自从生命体有脑以后。有了能初步处理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的能力,对行为方式(反应)有了一定的选择,这种主动性的行

为选择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文明社会里信息选择处

于主导地位,成了人类社会进化中唯一的选择方式,因此决定着人类

社会的文明走向。信息选择对于人类社会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自然信息为主导的信息选择决定了农业文明的形式.工业文

明在对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选择的前提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最近

几十年来,由污染引起的生态危机导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

性降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趋向单一,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的自

然信息也相应减少,这种减少无疑也将导致由自然信息向文化信息

转换量的减少。因此,人类社会发展对信息选择不可避免地具有单

面性,这将降低人类社会的信息增殖速串,必将减缓文明的进程。工

业文明对信息选择的单面性,还表现在对文化信息选择方面。因为

工业文明是从西方工业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对文化信息的选择。偏

重分析,偏重人对自然界的征服与对抗,对全球整体发展的均衡性的

和谐性文化信息选择较少,又加上受不同价值观念的约束.只注重能

促进“经济增长”的文化信息,而不顾能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文化

信息。生态文明应该克服工业文明对信息选择的单面性,增加自然

信息量,提高信息增殖的速率,用信息增殖部分取代人口增殖.同时

增加对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化信息选择,确保能实现人类的全面发

展。这就是之所以耍确立生态文明观的探层原因。

    正是由于信息增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产业得到迅速

发展,人类正迅速进入信息文明时代。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托夫

勒的<第三次艰潮)和另一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

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都预告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二位未来学家宣

称,虽然我们仍然认为我们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

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信息的影响迫使

我们尽快修正脑中储存的形象,否则无力应付生存;信息流动加速。

而且还深刻改变人们赖以行动处事的信息结构;不仅办公计算机化,

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新的信息环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社

会记忆,而且计算机把以前难以想象的事情非常容易地解决掉,由于

计算机的高度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就业方式,改了“蓝领阶层”和

“白领阶层”的本来含义,甚至也有可能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产生新

的理论、艺术,甚至新的经济和政治。

    事隔lo年,托夫勒又推出力作(权力的转移),他认为信息导致

了权力转移的动力。信息与数据图表、态度、价值观以及其他一些象

具有重要

意义的东西。信息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的信息化,这使得许

多经济发屉的概念很快过时。矿产资源与廉价劳动力将不再是塑造

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随着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出现,形成了超级信

息符号经济,信息化的经济是一种快速运转经济,现存的经济秩序也

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

    从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以来,财富观念逐渐从物质丰富的视

角转向知识,转向信息。16世纪以前,人们认为财富主要是金和银。

到17世纪,人们认为财富不仅是金银和钱,还应包括生活必需品。

到了18世纪和19世纪。重商主义经济派认为,财富包括一切产品,

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制造品。重农主义经济派的魁奈认为,财富是由

扣除生产成本后的剩余农产品和矿产品所创造的,商业只不过是重

新分配产品,并不创造财富。亚当斯密则认为财富是由个人或国家

拥有的全部交换价值的总和,他相信只要勤奋、节俭就能创造财富。

约翰.雷认为,个人往往通过获得早巳存在的财富而致富,而一个国

家则往往是靠创造新的财富来致富。他十分强调发明创造是创造财

富的主要途径.到了19世纪,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的昌盛是建立

在生产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财富积累基础上的。到了20世纪,观念发

生了重大变化,认为工具和机器不但是劳动的储存,而且更重要的是

信息储存,因为凡是投入生产性劳动的地方则必须要同时投入信息。

此外信息同资本一样可以积累和储存而备用,一国信息的储存是它

的主要宝贵财产,也是财富的最大潜在来源,因为信息可以通过把

“非资源”转变为“资源”。这已成为创造财富的基本原则。

    在信息文明时代,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新的创造財富的体系,

主要依赖专门技术知识和组织才能与熟练劳动力的配合.同时还要

依赖那种善于识别和利用市场机遇的敏锐经营的头脑。所有的技

巧、能力和专业知识都来自于教育、因为教育不仅包含着个人对信息

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也包含了社会对历史文化信息的积累,因此

教育应该是信息文明时代的最大的财富创造行业。

    西方发达工业国正在椎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是一场轰轰

烈烈的的第五次信息革命,它将引发第五次产业革命。在这场产业

革命中。芯片成了信息载体,成了信息的“物化”,使信息在文化意义

上成为原材料。同时芯片不仅成为在流水线上原材料,而且也成了

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原材料。“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建立贯通各大

学、研究机构、企业及普通人家庭的国际性信息网络,“信息高速公

路”兴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使“地球相对缩小”、使人们相距“更近”

而成为“地球村民”。而且还在于它进一步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如

果说工业文明是以物质生产为主,把某一国、某一地区的经济结合起

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

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集约化程度,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

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那么,可以

说信息文明将为宏观经济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处理、分析

综合以及提供全新的技术体系,使国家对经济09.凋控建立在及时、准

确和科学的基础上。可以说信息和知识的差距,信息和知识匮乏是

造成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信息高速公路”直接导致信患经济

的发展,它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经济活

动得以在广阔的空间,以经济、合理的方式运行,这可使信息财富的

增殖空间扩大到全球乃宇宙范围。信息经济又是“低耗高效”型经

济。由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等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大大降

低了物耗和能耗,在信息经济中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

是下降的。信息经济可避免高物耗和高速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进一步促进了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生物圈可持

续发展和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必要资源节约手段。.全球信息

高速公路.的建设,一方面将为落后国家提供机遇,另一方面也有可

能增大南北信息化程度的差距,进而增大贫富差距。中国应该抓住

机遇,迎接第五次信息革命的挑战,在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时,应该

考虐到东西差距.沿海和内地的差距.信息文明是以工业文明为基

础的。应该考虑先在工业文明程度高的城市间首先建立“信息高速公

路”;在工业文明落后地区。应该在提高工业文明程度的同时加强农

业文明建设。中国既有发达的工业文明也有落后的农业文明,应该

区别对待,应该注重搞好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衔接。

、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倌息时代,通讯技术和信息加

工业将会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电子触突”网络使人们越来越集

中,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

巨大神经中枢,地球表层将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地球脑”。地球

表层也因为有了“地球脑”而“觉醒”。为全球生态文明的到来提供必

要管理手段。“地球脑”以巨大信息储存和处理能力,及时迅速有效

地把握全球生物圈的各种信息,尤其是把握全球“自然一经济一社

会”复合系统的各种信息,只有这种全方位的信息把握,才能使全球

生态文明维持下去,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支撑系统和

最初的物质提供者,工业文明越是发达,人类控制、支配、改造环境的

能力也就越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相应地被摧毁的可能性就越大,因

此也就需要对自然环境运行规律进行更本质的把握,辨识自然环境

的种种征兆和反应并作出资源报警、生物圈报警、经济环境危机报警

和人口报警等,以免遭受工业文明负面作用的摧残.因此说,没有信

息文明,生态文明是不可能实现的,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是脱胎于工

业文明孪生兄弟。

研究院简介  |  专家团队  |  通知公告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欢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和建立链接 京ICP备090277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0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