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生态文明专著
其他论著
地表生态科学
生态产业规划
生态科技项目
生态科技产品
科技发展中心
刘绍光先生手稿
生态文明辑刊
第 1 期
第 2 期
第 3 期
第 4 期
第 5 期
第 6 期
第 7 期
第 8 期
第 9 期
第 10 期
第 11 期
第 12 期
第 13 期
第 14 期
生态文明专著>>《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
第七章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自从1994年3月,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

  程》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成为中国2010年长远规划和“九

  五”计划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成为各种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在笔

  者所主持实施的科研项且(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郑州有机复合

  肥生产、全国效益农业试点市——钟祥市效益农业建设、罗浮山风

  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也可以深刻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

  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全国效益农业试点市——钟祥市

      效益农业建设实践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保证,生

  态农业为效益农业奠定了生态资源基础,效益农业则是我国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

  径。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主要矛盾。第一是人口增长与土

  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土地资源短缺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限

  制因素,生态环境退化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是农业

  投入报酬递减与重工商轻农业的政策性矛盾(指农业政策落实难):

  我国目前已进入农业发展最为困难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为了追求工

  业发展的高速度,客观上使农业资源(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进

  一步向工业转移,农业发展条件更加恶化,主要表现在农民负担减

  面不轻,农业物资投入和资金投入得不到根本解决,只有少部分地

  区进入了以工补农的埕展阶段;第三是农业科技需求与农业科技力

  量投入不足的矛盾,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停留在“靠天

  吃饭”的水平上,农产品缺乏深加工,科技含量不高,在各行业科

  技力量的配置方面,农业科技人员的从业比例最低,与农业大国的

  地位极不相称。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三大矛质,才能真正全面地

  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

    笔者于1996年5月主持并参与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部分农业经

  济学家赴湖北钟祥市进行效益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调研,实践证

  明效益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以下主要论述

  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

  趋势,并对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作用进行了功能定位。

  一、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形成、发展殛其相应的技术体系

    农业形式的发展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变化的,它经历了原始

  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阶段。现代农业也被称为“石油农

  业”,是以高经济物质和高经济能量的投人为前提的,并按照工业

  方式进行单一型生产,从而获得高价值经济产品的开放型农业生产

  系统。到了70年代,石油农业在创造r惊人的农业产量的同时也

  带来过量的能源消耗,而且还导致农业生态系统脆弱化,使现代

  农、世陷入困境。

    现代农业为了走出困境,又选择了推广良种、提高单产的“绿

  色革命”道路。由于采用了新品种,小麦、水稻单产可增产1~2

  倍,显著的成就使人们陶醉,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绿色革命过分依

  赖大量的化肥、农药和良好的水利条件,要求优良品种的不断培

  育、更新,否则就会蜕化变质。化肥和农药的扩散与富集,严重地

  损害了人类的健康、破坏了生态环境,还致使土壤变质,板结,有

  机质含量明显降低。我国由于人均耕地少,土地压力大,全国耕地

  有机质含量已平均降至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 5%~4%的水

  平:长江流域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一般不足1%,有的甚至只有

  O 3%;东北黑土带的有机质含量也从8%~10%降至1%~5%。

  另外,土壤有毒物质含量增大,农作物产品质量明显下降;农膜使

  用后不加回收,严重影响了土壤渗流,“白色污染”较为严重。在

  享受石油农业和绿色革命的成果时,我国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我国的生态农业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诞生的。从生态农业户、

  村、乡镇、农场逐步发展到生态农业县。到1993年,农业部、国

  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林业部、水利部、国家环保局共同组

  织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建设,它们是大兴县、密云县、

  宝坻县、崇明县、迁安县、沽源县、河曲县、闻喜县、中阳县、翁

  牛特旗、和林格尔旗、喀刺}b县、大洼县、昌图县、扶余市、吉林

  市郊区、德惠县、拜泉县、木兰县、I临淄区、五莲县、临朐县、歙

  县、全椒县、大丰县、江都县、德清县、婺源县、京山县、东莞

  市、潮安县、武鸣县、大化县、慈利县、延安市、泾川县、固原

  县、眉山县、洪雅县、大足县、思茅县、禄丰县、思南县、沙湾

  县、文昌县、湟源县。其中,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浙江萧山市

  山一村,江苏省泰县河横村,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村,浙江省宁波

  市鄞县上孝家村,辽宁省大洼县西安生态养殖厂和浙江省奉化市滕

  头村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彰的生态保护榜样“全球500佳”称

  号。全国各类生态农业试点县、乡、镇、村、农场由“七五”末的

  480多个增加到目前的2 000多个,总面积达600万公顷。

    除上述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外,还有近百个县正在积极准

备进入下一批生态农业试点县的行列。20多个市和地区提出建设

生态农业市或生态经济市(或地区)的规划和设想,它们是本溪

市、唐山市、坝上地区、淄博市、菏泽地区、昌梁地区、重庆市、

长沙市、常德市、益阳市、娄底地区、襄樊市、成宁地区、周口地

区、毕节地区、抚州地区、龙岩地区、柿州市、阜阳地区等。湖

北、湖南、河北、山东、黑龙江、云南、贵州七个省将在全省有计

划,有步骤地发展生态农业。到本世纪末,将在全国建成200个左

右的农业县、20个左右的生态农业市(或地区)并选10个生态农

业县提高一阶而成为生态经济县,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样板。这必将

对我国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多年来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实践证明,在各种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下,生态农业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

  体系.而且还培养了一批成功典型。例如;北京大兴的留民营村是从

  1982年开始生态农业实践的,该村地处平原,较为落后,最初办工

  业,因污染严重而失败后,请环保科研部门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并制

  定技术方案,留民营村负责生产项目的实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有一

  部分土地种粮食、一部分土地挖成池塘养鱼、一部分土地用来养牛,

  逐步实现良性循环。不仅显著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益.提高了生活

  水平,而且又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的健康

  生产。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以前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

  劣的穷地方,70年代中期,小张庄不花国家一分钱,进行了生态农业

  建设,用60%的土地种粮食,20%的土地挖渠道排水,降低水位,余

  下的土地种树,建造防护林带、兴建经济果园、形成农田网遍布、农、

  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田园村庄。

    在绝大多数试点县中,年度粮食总产量增长10%~15%,亩产

  增长7%~10%,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10%~12%,各试点区

  域内的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之所以生态农业效果显著,是因为我

  国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

  我国悠久的有机农业、用养结合、五业互补等传统的农业经验和现代

先进的农业技沭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

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综合体系:,它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

点,按照整体协调原则,使农林水、牧副渔各业协调互补、促进农业生

态系统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和良陛循环,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

    我国的生态农业与西方所说的生态农业有着较大的区别.西方

所谓有的生态农业不外乎是围绕着农田营养问题和病虫及杂草控制

这两个方面,几乎不涉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多

业互补和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等疗而的问题。我国生态农业是以

其独特的技术体系将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

力进行摄佳组合.在实现可再生资源增殖的过程中,以最少的投八取

得品大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创造r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

系统和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物质循

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生物相克避害的生态农业系统、丰要因子调

控的生态农业系统和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俄据五同类型

的生态铀业系统选择不同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即业世资源保护与

埔殖技术、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立体种养技术.庭院资源综合利用

技水、再q:能源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有害生物的综

合防治技术、柏眦环境治理技术食物链绿色技术、自然能(太阳能、

风能、水能)利用技术、防治沙漠化技术、盐渍化改良技术等。£述技

术包含了生态农业建设的且种设计方式的灵括组合,即平面设计、垂

直设计、时司差设计和食物链设计。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几十种,

常用的有:农作物的问作、套用和轮作模式,林产作物最体种植模式、

林粮、林药问作克体种植模式,林曲、粮菌、粮肥间作立体种植模式,

陆地立体圈养模式,水体立体养殖模式,时间立体养殖模式,桑基、果

基、菜基、稻基鱼墙模式,姒种养为主、发展加工业模式,以加工业为

丰发展种、养业模式,种、养、沼三结合模式,以林为主、农林牧结合、

农工贸一体化模式.以畜牧饲养为中心带动林、工、商、运各业并举模

式,农、林、牧、副、渔、工全面规划模式等。,

二、从生态农业到生态经济农业再到规模效益农业的阶梯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崩阶段,连续数年经济增长率名列世

  界前茅。这意味着,相同的投入下工业报酬高,农业的报酬低,农

  业发展进入r报酬递减阶段,农民不愿投入,国家不能维持大世补

  贴,农业发展很难持续。这就是摆在我们而前的难题,要解决这

  难题,就必须摆脱农业弱质、低效的困境,只确使农业发展转向高

  质高效、增产增收的效益农业轫.道上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

  化。

    建设效蔷农业市的战略构想,是湖北省钟祥市于1992年提出

  的。1993年2月,湖北省正式批准确市钟祥为效益农业建没试点

  县(市),经过儿年的努力  已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1995年10月20日,国务院作了抓好效益农业的指示农业

  部也认为抓这类典型,有意义、有价值、有示范推广前景,建议拟

  考虑设立“全国效盏农业试点县(市)”在全国适宜地区布点或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点,进行示范,列入国家计划,分批示范

  实施和验收,分步骤推广。

    所谓效益农业,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效益

  为中心,服从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优化资源配置,依靠科技创新,坚持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体化

  发展,全面转变农村经济增长疗式.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

  的程度,以形成最佳经济效益、多元社会效益和良好生态效益相统

  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效益农业的主要特征是:①坚持以追求最佳效益为根本目的,使

  农利经济工作的一切出发点都必须是围绕着创造财富、提高效益、加

  快农民致富来开展,②坚持追求微观近期效益,也重视宏观长远效

  益,即重视生产者的利益,也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和国家的宏观大局。

  ③坚持大办农业、办大农业、全方位、多途径发展农村经济,既大力发

  展“两高一优”农业,也大力发展相关的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全面繁

  荣农村经济,加速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④坚持以国家r

  业政策为指导,确保粮、棉、油等国计民生必需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利用其他产业优势反哺,保护和促进农民的积极性,保证粮、棉、油、

  同步发展。⑤坚持以市场为取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目标,全

  面转换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按照“区域化种植保规模、专业化生产

  上水平、农工贸一体化争效益、社会化服务促发展”的路子,加速农村

  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由传统农

  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效益农业的总体发展模式和指导思想是:摒弃单纯追求产量、

  忽视效益的传统观念,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兼顾其他效益;克服粮

  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顾此失彼的矛盾,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

  着力提高粮、棉、油生产水平和效益;在发展的最终目标上,致力

  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

  优质率、追求科技含量高、生产水平高、综合效益高;在发展的具

  体途径上,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合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

  高农业的经济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过渡。按自然地理条件,效益农业的具体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山

  区模式、丘陵模式、平原模式、水网湖区模式、城郊模式等生态农

  业发展模式;按经济方式可分为商品基地型、农户庭院型、综合经

  营型、糖棉主导型、转副业为主业型、企业主导型;按所有制结构

  可分为国营出资租赁模式、集体经营模式、非公有制经济模式。

    效益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要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致

  富,必须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我国,农业既有传统优

  势又有经济优势,没有农业的高效益就没有农业基础稳固、就没有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就没有农民积极性的持续高涨、就难以

  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效益农业的根本保证是依靠科技创

  新、加强政策引导和行政调控。现代农业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农业,

  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仍然属于科技含量低的粗放农业,提高农业科技

  含量势在必行。依据政府掌握的市场信息,进行“控制论”意义上

  的调控和引导,特别是对农业生产诸因素和关键环节实行综合控

  制,在产业政策、品种定向、作物布局、基本建设等方面搞好宏观

  调控和统一部署,才能保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湖北省钟祥市实施效益农业试点四年以来,阶段性成效显著。

从1992年至1995年,该市粮、棉、油、猪和农业总产值分别以

18 6%、35 7%、61%和72%的速度增长;农业综合产出比达1:

26;农副产品商品率达75%,比1992年提高11%,优质产品率提

高到85%以上,1994年该市农民人均收入1714元,1995年农民

人均收入达2050元,农业总产值达21 5亿元,市级财政收入达2

亿元,粮食生产达17亿斤。4年来,效益农业建设加快了农村经

济的发展。

    以上较详细地介绍了效益农业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取得的

  成就。笔者确信,效益农业的试点和推广,必将对我国农业发展产

  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和农业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这两方面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全面推广作好理论上和

  实践上的准备。

    1“效益农业”的提法应该改为“规模效益农业”更为恰当

    与生态农业县、乡、镇、村、农场的试点实践相比,效益农业

  是在规模经营、科技含量高、农工贸一体化意义上提出的。在我国

  目前生态农业的各种发展模式中,只有在村、乡、农场和小流域内

  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如何在一个县域、市(地)域甚至省域

  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形成大生态农业格局才是规模效益

  农业的特长。

    2做好规模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衔接,是我国县域经济可

  持续发展和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连续性政策保证

    规模效益农业在我国正在起步,还缺乏大面积、不同区域、不

  同农业自然地理条件的实践检验。而生态农业则具有一定的群众基

  础和社会条件,因此,做好规模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衔接,更能

使规模效益农业顺利进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把生态农业纳

区域经济大循环的过程中,还缺乏一个生态经济农业的中间环节

生态经济农业注重的是在将单元型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

济效益的过程中,仍要保持单元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它不强调规

模化经营。生态经济农业与生态农业相比,两者的目标仍然都在于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而规模效益农业的目标在于效益优

先。可以说规模效益农业的着眼点在于加速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的转变,而生态农业的着眼哉则在于僻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

缺乏生态农业的基础,规模效益农业势必会重走“石油化农业”的

老路子,只有加上生态经济农业这一中间环节,才能使规模效益农

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使生态在业有进一步的发展目标。

    笔者认为,只有采用从生态农业提升到生态经济农业再提升到

规模效益农业的阶梯性发展模式,才能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I司

时,既大规模、集约化经营,又能保持较业可持续发展的势态,平

稳地完成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要认清规模效益农业发展模式的区域局限性

    规模效益农业是在生态环境相对优越、农业自然资源有优势、

农业适宜度较高的中部地区提出的。在我国东部及中部的大部地

区,生物圈的第一眭生产力较高,农业经济的投入产出比较大,搞

规模效益农业有良好的自然条件,而在中、西部一些生态脆弱带,

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较低,农业适宜度较低,农业经济的投入产

出比较小,在这一类地区不适合搞规模效益农业,因为无法形成社

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最佳组合,难以提高农业经济的投入产出

比,不仅会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农业自然条件的

退化,使生态脆弱带更加脆弱,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我国生态脆

弱地区,应该从生态农业做起,培育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生

物囤的第一眭生产力,逐步发展成为生态经济农业,待区域性农业

自然资源条件整体提高后,方可火力发展规模效益农业。

    4规模效益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的新生事物,列于我

国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规模效益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达到“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景。它尤其适用于我国中部、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这些

地区不仅有良好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和较高的生物圈第一性生产

力,而且还拥有发达的乡镇企业群体和网络,容易形成种植业、养

殖业、加工业、运销业和服务业的产业链,而且还可以形成工业对

农业的优势反哺,易于将生态农业发展到生态经济农业,再以市场

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动力,以效益为目标将生态经济

农业纳入各大区、甚至国家范围和国际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循环,进

而形成更多的规模效益农业县、市(地),全而转变我罔农利经济

增长方式,使农业再上新台阶。

三、钟祥市效益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效益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结合

    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牛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生态经挤规

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规划、组织和进行经营的一种农业生产体

系其中以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为核心,而效益农业概念中“严格遵

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本意就是指生态经济规律,故应把此句

政为“严格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使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有共同的

规律可循,加之效益农业概念的全部定义就会使效益农业概念既内

含生态农业的概念、同时又提出r比生态农业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

的内容。这样定义便于将效益农业与现有的生态农业体系接轨。鲁

明中教授提出丁生态农业与效益农业有如下4个共同点:遵循生态

经济规律;因地制宣,合理利用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的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2效益农业旱涝灾害的防抗思考

    1996年华中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对效益农业提出了严峻

  的考验,但反过来也是对效益农业可持续性的检验,并使我们总结

  经验,改进不足,提高效益农业的水平。这里需解决效益农业的两

  个重要问题:

    ①抗涝灾害体系的规划  即根据钟祥与华中地区的地理特点.

  由于洪灾期间,长江、汉江本身的排洪能力紧张,故象钟祥这样局

  部区域,水涝灾害比较频繁,如何在局部区域内,把灾情减少到最

  小,变“丢卒保车”为“造卒保车”,才是最客观、最现实的抗涝

  目标。根据大禹治水以来的历史成果,钟祥抗涝现实需解决好三个

  环节:上游地区截一点,即根据钟祥地势结构,首先弄清楚上游丘

  陵地区及上游其他市县泄洪路径及水量的大小,选择阶梯截洪、蓄

  洪及自然溢泄;中部适宜排洪的地区疏一点,即在排洪条件好的地

  区,规划好疏洪渠道(排涝站),同时考虑好上游地区的溢泄渠道

  和通往下游地区的溢泄渠道;下游重灾地区集一点。这是长治久安

  的工程,在重灾区选点规划深湖集水工程,变水害为水宝,现有的

  小规模池塘形式不足“抵抗大水灾,且遇灾后,养殖业损失也严

  重。应变小池塘为大湖,发展箱网养殖,此工程需精心规划,长期

  逐步改造,使灾害损失最小。    ’

    ②丘陵地区生态规划在丘陵地区经济林开发申,应特别注意

  植被保护,使土壤免受冲刷,因为水土流失不但破坏丘陵生态,也

  造成下游淤塞灾害。肥沃的土壤是效益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如果在垦荒中失去了土壤优势,日后将难以弥补。

    建议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对钟祥市自然资源、地形、地貌全

  况进行制图,以便在协调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在全市范围

  内建设旱涝保障体系,并根据地势高低程度、旱涝出现的概率,依

  据作物生态型和生活型的适宜度,搞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布局.

  提高保险系数,巩固效益农业的成就。

    3效益农业系统工程

    效益农业需要提升到系统工程的高度进行运作,要建立资源综

合评价、规划与宏观决策的支持系统。各乡镇及各示范区的建设应

服从全市总体规划,使大系统和各子系统构成一个资源保护与利用

开发的有机整体,为实现全面效益的目标服务,实现系统的三个大

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产与市场协调发展,

农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笔者认为,效益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成功模

式,而且效益农业的提法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激励机

制。这是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是对我国现阶

段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调整,是实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

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我国中部、东部、南部

丘陵类地区的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树立了榜样。效益农业确保粮棉油

稳定增长的机理在于结构效益反哺,即建立政策限制性的粮、棉、

油比较效益偏低的主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用放开价格的林、牧、

副、渔比较效益偏高的辅结构反哺主结构,形成良性循环。效益农

业的宝贵经验是:资源重组,合理利用,深入挖潜,引导出规模,

规模出效益。

    衷心祝愿我国生态农业、规模效益农业在21世纪有更太的发

展,成为下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楷模。

第二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

    途径:郑州有机复合肥生产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城市化是世界21世纪的发展趋势,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化的

   一大障碍,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水平标志着一个社会物质文明程艘

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高低。可以_慌,一个不会处理垃圾的民族,不姓

一个伟大的民族。因此,哉出城市生恬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

化的有效途径,不仅对于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

关系进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说是重要举措,而且对于我国的生

态文明和环境意识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i页解决的难题

    80年代以来的10多年间,我国城镇人口每年递增4%,1994

年城市总数已达622个,市镇几口比重达28 62%。预计到本世

纪来末,我国城市化水平达34%~36%,2010年将达44%~

47%.2020年可达60%,另外,在东南沿海、苏南及胶东地区,

乡村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则是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

题。目前全国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公斤,城市生活垃圾总量

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

3%左右。大量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任意堆置城郊,历年来垃圾的

堆存量高达60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在城市周围.垃

圾围城,垃圾场四周飘落的塑料薄膜成为城乡结合帮的一条“风最

线”,严重损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例如,80年代初的北京城

周围,直径50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4 700个,到了q(】年代,垃圾

堆数变成4 000多个,不是垃圾少了,而是被搬到了更远的郊区去

r。,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会再增加,垃圾包围圈将越

来越厚,这种垃圾搬家的做法终究解决不了问题。目前北京市年产

垃圾已有40()万吨,到2000年年产垃圾将超过500万吨,如果继

续采取垃圾搬家的办法,环境污染也只能越来越重,首都几民的生

活环境将日益恶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生活垃圾认识水平低、处理手段

落后,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在我国下世纪城市化高峰到

来之前,我们必须学会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否则我国的大部分居民

会生活在垃圾污染的环境中,又怎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呢?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于

1996年4月1口实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被纳入法制的轨道,

这将促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进程。我国“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电明确指出,到2000年,城市固体废弃物

综合利用率要求达到5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求达到50%,力

争使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

    生活垃圾处理应遵循“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的原则,即

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要以不造成二次污染、减少占地以至达到再利用

为原则。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方法大致分为分选、填埋、焚

烧及堆肥四种。

    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最好方法是分选处理法。这就是利用

垃圾中各种成分的比重、大小、磁性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

人工粗选、重选.磁选及气流分选的方法将其分离开来,然后统一

回收,最大限度地做到了物尽其用和把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但是其

投资较火,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使用外.多数国家尚未酱及。为

r克服投资多、人工粗选难以克服垃圾污染,中国也发明了垃圾无

害化处理与利用新工艺的专利技术(91107235),该工艺先对垃圾

首先进行无害化处理,即主要是不露天堆放,不进行任何预处理,

而直接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促进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共生关

系、互生关系、生克关系、腐生关系,减少抑制拮抗关系,使其在

最佳温度、PH值、水份及碳氯比的环境中,保持一定浓度的生物

量。垃圾经过10~15天的高温(35~100℃)处理后,达到有机物

降解和无害化。然后再将垃圾筛选分离为4大部分.进行资源回

收,即①垃圾中经降解后的全部有机质和无机物中的可燃部分,另

加入一些化学试剂、即可成为一种固体燃料;②垃圾中的断砖碎

瓦、玻璃陶瓷、炉灰沙石等无机物可作为建筑材料;③属于高分子

化合物的废旧象塑材料是生产液体燃料、汕漆、涂料,高强度多功”

能牯合剂、纸箱防潮剂等其他化工原料的主要原料;④垃圾中的各

种废旧金属及其氧化物可直接回收。

    普遍使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是填埋法。这就是将固体废

物在选定的适当场所,堆填一定厚度后,加上覆盖材料。让其经过

相当长时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达到稳定。该法虽然简单易

行、投资省、处理量大,但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严重且

四处飘散。还因发酵产生易爆炸的甲烷气体等(城市生活垃圾易产

生高温和有毒液体经过风化、淋溶、地表经流侵蚀土壤,不仅能毒

死土壤中的微生物,而且也破坏土壤中的腐解能力,使土壤失去第

一性生产力,严重的甚至影响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场地选择

困难,且随着环卫标准的提高,其建设投资及处理成本也越来越

高。目前,填埋法在全世界所占比例较大,但随着城市垃圾处理向

热力处理方向发展、资源和能源回收工作的加强以及填埋场地选择

的局限性,填埋法所占比例会不断减少。美国1979年有垃圾填埋

场18 005处,1986年仅剩9 300处。

    北京已于1994年建立的第一座符合现代卫生标准的昌平河阿

苏卫垃圾填埋场,“九五”期间,将再建4座,正在建的三个填埋

场是北神树填埋场、安定填埋场和海淀区六里屯填埋场,仅六里屯

堆肥场的处理能力就达l 500吨。

    焚烧是将含有机物的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

性气态物,无机不可燃物则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焚烧处理的优点

是高温无害化和大而迅速的减容能力(垃圾体积可少95%以上).

还可以回收能源,其缺点是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

    “内核烧结法”是当代吃垃圾公司经过近10年才研究出的一种

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并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

号:92107801.2)。其特点是采用垃圾自身热量焚烧垃圾,具有独

刨性,尤其适合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急需处理、资金不足的国

情。为此,笔者向发明“内核烧结法”的当代吃垃圾公司的总工程

师作了调研。

    内棱烧结法采用大堆高加料,利用风口布置及风量控制.于垃

圾点燃时在料层底部形成若干热核。由手生活垃圾本身是热的不良

导体,因此热核周围迅速形成一个小范围、短时间的高温区.其中

心温度可达900~l 000℃,热核的逐步扩大使整个料层着火燃烧并

燃尽。充分燃烧时,料层中心温度可达1 050~l 200℃。采用内核

烧结法处理生活垃圾,原生垃圾无需预处理即可入炉,且可直接处

理低热值(发热量大于3 700千焦/公斤)、高水份(含水量小于

50%)的生活垃圾而不用其它辅助燃料。烟气经净化及循环水处

理,排放的废气、废渣及废水经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监测均低于国家

标准。

    基于上述原因,采用内核烧结法技术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基

建费用低于建设同等处理能力的卫生填埋厂和垃圾堆肥厂,大大低

于引进国外设备建设垃圾焚烧厂的费用。采用内核烧结法设备建设

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其运行费用也低于上述各种处理方法所需的费

用。昌平县政府和当代吃垃圾公司共同建设的垃圾焚烧厂已于

1996年7月点火,和其它类型的垃圾焚烧厂相比,这是我国第一

座有一定规模、由企业投资、全部采用国内技术——内核烧结法

——兴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这为我国创建了焚烧方式在低投资、

低运行费、无需添加燃料、依赖垃圾自身热量焚烧的新模式。

    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对于垃圾的处理各不相同。美国首都华

盛顿市1992年年产垃圾815 567吨。该市对所产垃圾采用4种方

法处理,比例如下:焚烧479 066吨,占58 7%;填埋168 248

吨,占20 63%;回收再利用150 971吨,占18 51%;堆肥l 738吨.

仅占2 1%。看来中国也浚大大增加焚烧垃圾的比例。北京准备建

2座用焚烧垃圾产生热能发电的电厂,与美国相比,这个比例太低

了。

    堆肥是将垃圾中的有机物与一定比倒的无机物一起混合,控制

一定条件,让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转化成稳定的腐殖物,成为

可施于农田的土壤改良肥料。堆肥处理的优点是部份实现资源化,

有利于大生态的良性循环;缺点是处理周期长,易造成二次污染.所

生产的堆肥成本较高。

    日前,北京正在大兴县南宫建设的一座日处理400吨的现代化

堆肥场,还要建设以垃圾为原料的堆肥场3鹰。目前,北京朝阳区崔

各庄奶西村已建了一座以生活垃圾堆肥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复合肥料

厂,年产5万吨;石景山_环保局和北京中远公司也合作建立了以堆肥

主要原料的有机复合肥料中心。

    尽管北京设置了一些填埋场、焚烧厂和堆肥厂,但与不断增长的

垃圾生产量相比,还差得很远  甘都应该为全国的城市做个好榜样,

逐步向全国推广,其它中小城市,也应该象北京样,把垃圾处理纳

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在中长期规划中同步考虑垃圾处理,否则垃

圾问题会成为中国城市化障碍,甚至削弱城市的主导经挤地位。我

国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决不能再走城市污染郊区扯村的老路子。

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产业链模式

    能否处理好城市生活垃圾,关键在于资金的投入、技术的投入以

及各级决策者和广大民众的环境意识确立。

    建设部在《关于我国城市牛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中强调.城

市几民政府要重视城市垃圾处理工作,耍把它作为建设卫牛城市和

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考核内容列入市长的任期目标,要把城市垃圾

处理建设计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计划予以

落实。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兴办城市生活垃圾清扫、运输和无害化

处理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实行社会化服务。在资金方面,采取多渠道

解决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资金,应该按照由国家、

地力、受益者共同投资,大家受益的原则来发展城市垃圾处理这种社

会公益事业。国家和地方要适当安排部分补助资金和优惠贷款。要

把城市生活垃圾理和综台利用技术的研究及技术开发,列入国家和

、地方的重点科技发展计划。,

    笔者为为,上述产业政策是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发展的

外在动力,只有在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

稳定城市垃圾处理的社会效益;否则仅有社会效益的驱动,就会使投

资主体缺乏内在动力,光靠国家、地方和受益者投资是难以支撑这项

事业发展的。因此,我们要寻求一种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

径。建立城市生活垃城资源化的“产业链条”和具有内在激励机制的

运行模式,才能真正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成份占50%,包括玻璃、金属、

纸类、塑料、棉麻和一些不稳定的有机物,可以说,垃圾就是“放错地

方的原料”,某一生产工艺排出的废品,往往是另一生产工艺的原料,

因此,应该形成批环境产业链,向城市生活垃圾要资源,要效益。

  1.模式l:用发酵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见图7—1)

    在盛有生活垃圾的容器巾,加入0 05%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

高温发酵,除臭脱水,造粒成肥。上海市曹杨五村安装了上海第一座

“垃城无害资源化”装置,在一天内能把600公斤果皮、菜叶、剩饭变

成120公斤颗粒肥料。上海口产生活垃圾14【J(】0吨,如果都能按曹

杨五村的做法,将生活垃圾这种资源加以利片j,那将不仅为城郊农业

的发展提供r一种高效有机肥料,改善农田构成,给作物以多种营

养.而且也可免除城市生活垃城外运之苦。上海曹扬五村的做法也

可以推广到全国。

    2模式2:用分选堆肥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见例7 1)

    将生活垃圾过筛分离,将筛_F的有机物及垃圾粉末发酵后,加上

一定比例的氮磷钾后烘干、造粒,制成有机复合肥,粒径大的粗组分,

投八焚烧炉,可减容95%,余下的垃圾烧结渣可进行综合利用制成

各种建材,用于以下各方面:

    ①用作矿渣硅酸盐水泥原料,烧结渣经水激后有一定的活性,可

Hj米代替水泥制造矿渣硅酸盐水泥,用渣量可达5%~20%;

    ②用于制造养护砖(免烧砖)或填充墙体砖、陶粒砖,烧结渣,一M

为主要骨料或代替炉渣、粘土制作这类砌块;

③代替沙、石,用于制造(彩色)人行道砖或护坡砖;

    ④用于制造(防静电)不褪色无机装饰贴面板,这是一种美观、坚

  固、实用的新型装饰材料;

    ⑤用于制作加气混凝土,这是一种强度高,质量轻,隔热性能好

  的新型材料。将逐步取代粘土砖和普通混凝土构件用于工业和民用

  建筑。

    如果政府将焚烧垃圾后所清理的垃圾场空地无偿奖给垃圾焚烧

  厂的投资者,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居民小区,这不仅可以缓解城市

  居民住房难的问题,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投资企业的

  积极性,构成产业链意义上的良性循环。

    利用垃圾烧结渣的建材可用于进行城市居民康居工程建设。焚

  烧垃圾所产生大量热能,既可供居民小区用电,也可供热。

    另外,以有机复台肥的投入所发展起来的城郊农业,温室农业又

  可为居民小区提供价廉物美的蔬菜水果,提高了对城市居民的供给

  能力。这就构成了食物链意义上又一良性循环。

  三、项目意义

    郑州市现有人口140万,流动人口60万,根据郑州市环卫科研

  所调查,每年郑州市需要处理垃圾65万吨。目前郑州市仍采用垃圾

  填埋的处理方法,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环境,这

  是城市的难题。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过份依靠大量化肥,土壤板

  结、微量元素不全、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

    能综合性地解决以上两个难题最理想的方法是既能把垃圾资源

  化处理,又能利用这些垃圾生产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化肥替代

  品。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郑州有机复合肥生产项日,-I.是

  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新型产业。

    有机复合肥生产项目,不仅是一种符合世界环保大趋势的具有

  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绿色产业,而且也符合“九五”计划提出实施可

持续性发展战略的要求。有机复合肥的生产不仅有利于郑州市城市

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美化城市环境,而且还会起到发展生态产业、绿

色产业的示范和龙头作用。可以说这是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

具,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新型生态产业。

    我国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业的建设已成为大趋势,提高土壤有

机质含量和政良土壤则处于最基础地位,大力发展有机复合肥是达

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发展有机复合肥产业。完全符合我国“生态

农业”、“有机农业”、“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自古以来,我

国农耕有重视有机肥耕作的传统,所以有机复合肥的生产和施用必

将进一步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

发展。

    1有机复合肥是建立我国绿色食品基地的主要化肥替代品

    绿色产品认证,已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要求,我国在绿色

产品建设方面较落后。单纯依靠化肥种田,不仅成本高.还降低农作

物抗陛,使土壤中营养日趋单一化,从而降低农产品质量。粮食来自

于土壤.没有肥沃的土壤,就没有营养丰富的农产品、也就没有健康

的身体,化学肥料只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却无法弥补土壤的全部元

素,因而影响到食物的营养价值。,另外,化肥的纯度高,减少了那些

包括微量元索的杂质,使上壤中微量元素日趋减少;不台理的大量施

用化肥,破坏r“食物链”中营养元素阿平衡,引起植物的营养失调,

缺素症普遍发生(如缺碘症、缺锌症等)。由于食物链上的微量元素

缺乏,致使地方性居民流行缺铁贫血症、缺锌侏儒症,缺碘甲腺肿等

疾病,我国的大骨节病、克山病、克汀病等都是由于缺乏微量元索造

成的。囡此,使用有机复合肥不仅能减少相应的缺索症,而且也为中

国绿色产品出口打下坚实的肥料基础。

    2.长期使用化肥会使上壤肥效日减  -

    对玉米轮作用进行的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①连续12年施

N120 P120K90者,开始6年,粮食产量比对照组平均提高24 5%,“后

6年,比对照组平均提高5 2%,肥效明城下降;②长期施用氨磷钾,

造成土壤中磷锌比例不平衡,影响玉米茎、叶中硝酸盐的转化。更为

严重的是,由于硝酸盐过多,导致了植物积累过多以NO3-形式存

在植物体内.植物一时不能吸收的,则随渗透水进八地下水,饮水和

食物中过多NO3可以还原为NO2-而NO2-可造成高铁血红蛋

白症,对婴儿影响很大,严重时可造成儿童死亡。饲料中NO2-也可

以造成牲畜死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石油农业”、“化肥农业”向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效益农业”的转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趋

势。    、

    3有机复合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

    在施用的化肥中,氮肥利用率一般是20%~30%,其余氯索淋

洗流失、渗透到土壤和地F水中。长期单一地使用化肥使土壤的理

化特性不断恶化,使土壤肥力下降,而目目前已直接影响了农业产量

的稳定增长。施用大量农药化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还涉及到我国农

产品的出口贸易。而有机复合肥以有机物为原料,而且在生产过程

中经过了杀菌、除臭工艺,不仅不会刘土壤水源、植物造成污染,而且

具有养地功能。由于有机复台肥有慢慢将养分释放出来的特征,长

期与化肥配比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特征,培肥土地,使土壤更适

宜生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有机复合肥在土壤中能形成腐殖质,它不但可直接营养植物,而

且又与农药发生相互作用,减少其对上壤的污染。

    有机复合肥对农业的稳产高产、改良土壤、培肥土壤大有助益。

尤其是在郑州地区;土地大多为褐土及一些砂壤质潮土,其中褐一1.一’,

郑州市土壤面积的65 37%,达566 39万亩。必须广开各种有帆肥

源,除了大量箍用有机肥料外,还应针对士壤养分的亏缺.合理配施

氮、磷、钾、硫等化肥及某些中、微量元素,才能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

如维生索和糖分的古量、小麦籽中蛋白质的含世等。有机复合肥不:

仅能全面满足作物营养,;歪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四、工艺流程

    1粉碎

    将已分拣的垃圾经过粉碎后堆为“陇状”。未能粉碎的原料如大

块纸张、塑料制品等物抛于“陇面”.而未分拣出的金属则分离至“陇

底”。分离后的有机物及无机物分别为70%~85%和15%~30%

(有地区和季节性差别)。

    2.消毒    、

    设备以约500吨/小时速度再粉碎原料,并以高压高温将原料消

毒。设备有专门释放高温的功能,因为复合肥生产中消毒步骤是十

分重要的。在此程序结束后(1~2天),须对垃圾进行化验测定;若

仍有毒索,则可根据所含毒索的消毒需求,调节设备温度及翻抛时

速,进八再次或多次消毒程序.直至达到农作物或园艺业的要求。

    消毒程序可与“再粉碎”程序同时使用。因为再粉粹不止一次,

也可不止一次地消毒。

    3.分解

    第二次粉碎后的原料堆放一至二周后,仍以500吨/小时速度翻

抛原料,结果是原料得以粉碎,加热增温使有机质开始分解。通过对

温、湿度的控制或在水或蒸汽中加入相关的化学物质,使有机物质加

速分解、化合。

    为对有机质含量及分解速度加以控制,可在分解程序前先化验

一次,通过与分解后的结果的比较,掌握、改进和完善分解时速。

    分解时间1~2周,视不同垃圾原料而定,如秋天的瓜果皮核较

多.落叶败草等的有机质含量均较冬天为高。原则上以化验结果达

标为准。

    分解对“陇状”要求较高。不仅使分拣后的垃圾得到再分拣(沉

入陇底)。还使有机质得以充分分解与化合,分解是加工的关键环节,

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本与质量高低,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必

要时可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如覆盖塑料薄模或喷洒催化药剂等,因

催化药剂有可能导致无毒的垃圾产生新的毒素,故一旦使用催化药

剂后,必须加入一次无毒测试,并与“混合”之后的测试结果作出比

较。

  4.复合

  1周至10天后,依程序再次翻抛原料,使金属再次沉入“陇底”,

进行再分拣,增温后促使有机质分解。混合的目的,在于将已分解垃

圾搅拌均匀,以防止不同原料在不同位置所显示的结果不同,从而造

成化验结果的失误。

    混合的垃圾须堆放7~10天,使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原料得以均

匀。混合并不一定要等分散程序完毕后进行,相反地,应在分解过程

中的1~2周多次进行,以确保产品质量。、

    目前,各国对有关毒索的含量标准不同,应因地制宜制订标准。

一旦发现毒索超标,则须重复消毒程序,直至达标为止。

  5.调配

  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调配。然后进行颗

粒成型、复合加工。调配的原则,依不同农作物或不同植物的需求而

定,配方以常用化肥为基准,但因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不同,以及因

季节不同(如多雨时节和干旱季节)而须随时变换调配比例。

五、陇型堆肥的基本原理

  l垃圾堆肥生产的条件

  一般说来,堆肥是在大量微生物参与下,让垃圾在一定条件下发

酵放热过程。这种生物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有充足的有机质,其在总废物中的比例不得少于30%。对于

千基有机质含量最好在50%~70%。

    ②垃圾中碳氮比(c/N)不得小于20:1。若比例太大会导致微

生物活性降低;若太小,不仅影响微生物活性、也会导致氮素的损失。,

    ③垃圾发酵时的含水量以40%~60%为宜,一方面保证发酵中

必要的水分消耗,另一方面叉不影响堆肥的透气性。

    ④各种杂物(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等)其含量不超过3%,其直

径不能超过12毫米。

    ⑤各种有害金属元素,不能超过规定的垃圾农用标准。

    2垃城堆肥生产环节的控制

    堆肥过程,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环境才能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繁殖,

从而在其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在堆肥内聚集、提高堆肥

的温度,达到系灭各种病原菌。实现无害化。要达到上述目的,就要

密切注意如下环节:即堆肥的有机成份不低于1/3;严格控制碳氮比

(c/N),因为在任何生物代谢过程中,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配合,碳、

氯、磷、钾最为重要,因为硪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有一大部分被消耗

掉变成CO2有一部分组成细胞,它是生物代谢中的“能源”,氮素为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要索。最初c/N为30:l~35:1为宜,最后产生

H{的堆肥的c/N比值达15 20—20:1;若起初c/N过大.会使堆肥

发酵过程延长,C/N过小会造成N素损失。一般要求pH值为6_-

8;堆肥中的水分调节也是很蘑要的,若堆肥水分含量低于20%,有

机物分解会停止,若超过50%.水分会阻塞空隙、使好气发酵变成厌

气发酵、温度会急剧下降、不利于无害化,一般堆肥内水分古量在

30%~50%最为适宜。

  3堆肥的特点

  ①可加生活工垃圾的含量.取决于生活垃圾的质量。按加拿大

联邦政府及安大略省的环境部有关资料表明.加拿大的全国平均垃

圾可加工比率为88%,安大略省高达93%,比美国全国平均数高出

13%左右,原因是加拿大回收及循环使用率比美国大,加拿大多年以

来均按“兰指定”(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指定种类)抛出和收集垃圾,

美国绝火部分垃圾是混合垃圾。换言之,美国是将处理垃圾的经费

大多花费在集中后的分拣处理上,而加拿大则把经费花费在收集过

程中。

    在目前的亚洲,可加工垃圾的比例最低的是印度的新德里和马

  来西亚,分别为69%和’73%。估计哉国的生活垃圾可加工率可达

  60%,城市生活垃圾的可加工量的比例还往往随地区、季节及垃圾源

  的变化而变化,其幅度大概在61)%~75%之间。

    ②有机复台肥加工可提高有机质的相对含量。有机复合肥的有

  机质的含量是一个关键指标。净化垃圾和提高有机复合肥有机质含

  量,是有机复合肥加工的最终目的,而有机质含量提高的程度同标志

  着有机复合肥加工科技的水平的高低。

    北美洲复合肥加工的过程中,可提高有机质的相对含量及关联

  性的氮磷钾增量分别为(依据加拿大联邦政府环境部和《美国联邦政

  府复合肥指南》的资料):一

  佛罗里达州:    原有机质(15%~21%)+提高(20 5%)+NPK

    (7%~9%)≈42%~50%

  德克萨斯州:    原有机质(18%~22%)}提高(21 75%)+fqpl':

    (7%~9%)≈46%~52%

  加里佛尼亚州:原有机质(18%~22%)十提高(21 0l%)+NPK

    (7%~9%)≈46%~52%

  安大略省:    原有机质(18%~24%)+提高(22 3%)+NPK

    (7%~9%)≈47%~55%

  魁北克省:    原有机质(18%~20%)十提高(19 92%)+NPK

    (7%~9%)≈43%~50%

    我国大、中型城市的生活垃圾在加工后可提高的有机质含封可

  达到17%或18%。

    北美地区对有机复合肥品质的测定,分别是以有机质古量和氯

  的含量高低为标准,我国的测定,则是以有机质的含量和氯磷钾的总

  含量为标准。其中虽有不同,但是对有机复合肥的有机质含量的要

  求却是一致的。    ‘

    有机质含量的提高绝不必然导致氯含量增加,相反地,因为托%:

  垃圾的不同.有时在加工过程中还可能导致氮含量的下降(磷、钾则

不然),应根据不同农作物或植物的需要,混入部分化肥,当复合肥用

作农业“基肥”而非“追肥”时,不必再混入化肥。

六、有机复合肥的效能分析

    1生活垃圾中有机成份的转化

    在有机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垃圾分拣后,其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大

大提高,有机物含量可达70%~85%。由于堆肥时问短,腐解不可

能充分,使其初级产品中仍台有非腐解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施八土

壤后,将产生腐解,释放氮、磷、钾、硫、钙、硅、镁等养分供作物吸收.

尤其是在“快速分解阶段”.使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大大增加,有利

于促进作物的养分吸收。

    2有机质的直接供养作用

    施用有机复合肥后,为土壤增加了新鲜的有机质,给土壤微生物

提供更多的碳源和能源,使土壤生物活性大大提高。因有机质中氮

素96%以上以有机氮形态存在,而在有机氮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

最高,可使作物直接由根部吸收,有机质还以转化成的甘氨酸,丝氨

酸以及对作物生长抗逆性有积极作用的蛋氨酸,脯氨酸,使作物产量

大大提高。

    有机复台肥具有营养全面、高教的特点,是一种有机与无机结

合、常规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的营养全面、高效,用途广、针对性

强的肥料。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北京绿野有机复合

肥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复合肥料测定结果表明,台全氮(N)8 84%、

全磷(P2O)9 82%、全钾(K2())9 62%、全氮磷钾(NPK)28 30%微

量元素1%,有机质24 23%。根据北京市土肥总站于1994年对美

国产有机复合肥(绿野牌有机复合肥的现用标准)的田间实验结果,

施用有机复合肥同施用优质化肥相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粮食和

经济作物增长8%~15%,特别是对于蔬菜和瓜果类效果更为显著,

、提高产量在15%~20%以上,而且对瓜果品质的改善也有显著的

效果。

    可以针对性地普遍施用有机复合肥,也可以根据不同土壤的需

求、根据不同植物对养分的不同需要,调整氮磷钾的配比,生产出不

同类型的有机复合肥,以达到针对性旅肥的目的,使肥料的旎用在按

需、高效、节省原则下进行。

    3有机复合肥使土壤酶活性加强,促进作物的氮磷吸收

    土壤中酶活性强度和肥力关系比生物学度量更为重要,因酶活

性与有机性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机磷等均有一定的相关度,尤

其是脲酶和蛋白酶能增加土壤固氮菌,促进土壤有机氮的转化和作

物对氮的吸收。而有机复合肥通过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强化了土壤的

酶活性、提高了化肥的效用,降低了土壤的氮磷损失。因此虽然有机

复台肥氮的含量不及化肥,但其效能决不能以氮的含量来衡量。

  4有机复合肥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是化肥根本不能替代的

  有机复合肥能大大增加土壤微团聚体,包括各种粒径的团聚体

组台,其中小粒径的含有腐殖质较多,酶活性吸力、转化力、保水保肥

力较强;而大粒径的古有腐殖质较少,酶活性较弱,但解吸力较强,供

水供肥力较强,经耕作后腐殖质及其组份在土壤中分布较深、较匀.

形成良好结构,使有机复合肥能综合地发挥如下作用:对土壤中水肥

气热有保持和协调作用;对酶的种类和活性强度的保持和调节作用;

对土壤疏松熟化层的形成有稳定作用;这些作用加速了土壤脱盐脱

碱过程,使盐碱地的土壤肥力大大提高。这是化肥根本无法替代的。

    5施用有机复合肥的目的在于腐解有机物培肥土壤

    事实上,有机物腐解即使不充分,也同样具有肥力,存在分解阶

段的差异。长期以来.农学界和土壤学界认为有机物可以在不充分

腐熟时施入土壤。这是因为在无化肥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由有机物料

经堆腐后施入土壤以提供较多的可给态养分,但对于现代农业,由于

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供给作物较充足的可给态养分,并有效地调节了

土壤中的c/N,这就为向土壤直接施用非充分腐解有机物提供了技

术条件。

    非腐解有机物在土壤中腐解需经过3个月的迅速分解阶段和较

长的缓慢分解阶段,可以认为快速分解阶段是把堆肥后的部分过程

移至土壤中进行。“l十壤肥力”可能从起始的快速分解作用的产物中

获得某些好处,而堆肥这一过程是在外部进行的,非常容易造成碳和

氨的损失。严格操作才能在这一点上做了恰当的平衡掺与一定量

化肥,正好满足了刚施有机肥至迅速分解阶段来临之前的士壤可给

态养分供应。

    为r证实上述理论,姜容(吉林大学)等用了10年的时间进行比

较研究。实验表明:施用非腐解有机物的l+壤,其土壤的生物活性,

比施用腐熟有机物的明显增强,这是因为,非腐熟有机物可给土壤微

生物提供更多的碳源和能源另外,土壤微生物是及土壤恬性都因

“快速分解阶段”而出现高峰值,然而堆肥的快速分解阶段却土壤外

部,进行,士壤只得了“一点余波”

  堆肥后加入化肥的工艺过程把两方面进行了结合,其功能在于

化肥提供可给态养分后接着进八“快速分解,^段”,使土壤生物活性

增强多种伴随土壤的活性酶相应地增强,从而促进了土壤中生物化

学过程,形成了数量较多的腐殖物质,使土壤对作物具有持续的供肥

能力

    因有机质在土壤中经腐殖化过程所形成的初级产物,严格说来

不能算作十壤腐殖质,它与土壤中原有腐殖质相比,是很不稳定的,

在一定年限内,这种新形成的初级产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大约为

0.2458。当逐年向农田归还超过补偿有机质矿化消耗量所需有机物

的情况下.土壤中便会逐渐产生腐殖质的累积,从而提高有机质含量

水平。

    6有机复合肥中的重金属在土壤中长期残留值的估算及环境影

响弹价

    有机复合肥中的重金属进入十壤后,从以下几个途径输出:

    ①被农作物收获时带走:

    ⑦汞砷和硒及其比合物从土壤中直接挥发;

    ③被地表径流带走或进入地表层水;

    ④通过淋溶作用向土壤下层移动,甚至可以进入地下水。

    含有几种毒素的有机复合肥施用1年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如

下:

    镉Cd85%;汞Hg9(J%;砷sr90%;铅Pb87~97%;硼B45%。

以残帮率90%计算,不断施肥30年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较

快,30年以后,趋近一个常数。

    按每亩土壤表土1 50 00公斤(W),每亩最多施有机复合肥

500公斤(W1),郑州有机复合肥的最高汞含量不高于0 455毫克/

公斤(c1),用下列公式可计算出30年后土壤汞含量:

   

       

 

    30年后土壤中重金属存量为(0.0120毫克/公斤,可见远远低于

国家规定垃圾农用标准5毫克/公斤的含量,不会造成有害金属积累

性污染。

七、原料供应与市场分析

   1原料供应

    按年产10万吨有机复合肥的要求,每年需要城市生活垃圾4万

吨,牲畜粪或塘泥2万吨,化肥4刀吨。据调查,目前郑州市的养鸡、

养牛、养猪厂可提供牲畜粪便1.5万吨。据市奶业办、畜牧局确认,

至l998年,郑州将新增奶牛和肉牛1 000头,猪4万头,鸡5万只,

到时牛、猪、鸡的粪便年产可达2.5万吨。按照本项目生产负荷设

计,1996年生产5万吨有机复台肥,需要牲畜粪便1万吨。1997年

生产有机复合肥7万吨需要牲畜粪便l.4万吨,1998年满负荷生产

lO万吨,需要牲畜粪便2万吨。牲畜粪便原料供应能满足需求

  2.市场分析

    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农业生产依赖化肥带来的严重弊病。目

前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不施化肥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很快。人们迫切需要无污染的植物食品。据美国加州有机农产品分

析,有机农产品销售的年增长率为30%,德国正在鼓励发展30%的

农田为生态农田,欧洲共同体的其它国家也都发展自己的绿色无污

染食品。我国于1984年召开了全国生态农业会议,1993年我国农

业部会同国家计委等7部、委、局于1993年组织实施了51个生态农

业县试范工程,加上数千家生态农业村、乡、镇、场,生态农业的耕地

覆盖面积约6 000万公顷。

    正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效益农业”在国际国内发展的

强劲势头,形成了对无污染、无公害有机肥需求的巨大市场。在市场

需求的推动下,旨在取代化肥、并且具有保护资源与环境、增强地力.

提高农作物品质的新型有机肥、生物肥的研制开发势头迅猛。但是

目前技术较成熟、能够大规模生产、已形成市场需求的肥料应首推有

机复合肥。自美国1978年发明用城市垃圾生产有机复合以来,至今

已是第三代产品,在美国14个州已普遍使用,加拿大、墨西哥、挪威、

新加坡等曾先后从美国引进有机复合肥生产线。从国际上看,有机

复合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我国90年代以来,年生产化肥约9 000万吨。全国每亩土地平

均施用13 9公斤,有效利用率27%~30%,氮损失60%以上。全国

肥料缺口约0 75~0 9亿吨,每年需要进口化肥2 000万吨以上。

且不谈有机复合肥对化肥的替代性市场,仅弥补我国的化肥市场需

求缺口,市场就很巨大;再加上有机复合肥具有化肥所没有的技术优

势和明显的低价格的优势,由此决定了有机复合肥必将成为我国未

来肥料市场中竞争力强、市场潜力大的新型肥料。

    就郑州市本地市场来看:郑州现有土地面积30 2万公顷,其中

果园3 347万公顷,蔬菜田3 211万公顷。郑州市现化肥总产量折

纯后为10 55万吨,非有机“复合肥”总产量为5 538万吨。郑州总

化肥用量约为39 8万吨,其中果菜需化肥8 65万吨。若采用设立

试验区、推广区的方法,与全国一致积极推广有机复合肥,仅郑州市

  就可就地捎化。

    由于有机复合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基肥作用,在对土壤掠夺

    式使用的今天,有深远的生态伦理意义,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

    文明的大问题。,1996年,国家专门召开了推广有机复合肥的全国会

    议,为有机复合肥的使用和有机复合肥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我国人均地步物稀,脊质土壤比例很大,其中盐碱地众多,国家应大

    力提倡在这些地区完全使用有机复合肥,使这一措施成为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观是景观 

       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景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最直接相关的课题,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人类共同行为的准则,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叉

    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并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最大

    保护。可持续发展还能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的需求,使

    整人类社会公平地得到发展,逐渐达到健康,富有的生活目标。

    持续发展理论仅仅指出了人类社会未发展的目标,但如何实现

    这一目标,是向景观生态规划工作者,提出来的新课题。

    在沿海和内地一些地区的区域资源开发以及工业开发区,乡镇

    企业和城乡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然而,如何避免将区域

    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

    理”的区域发展模式,这是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实际课题。

    早在19世纪束,乔治、普尔等就已将生态学思想用于区域规划

实践,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环境的进步恶化,生态规划思想与方法

得到广泛应用。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在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具

体化,景观生态规划上连生物圈,下连人的生存、活动、居住、游览的

具体行为,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现实生活需求,还要考虑生物圈可持续

问题。

    美国景观生态学家福曼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是从生态空间出发

的,首先,他倾向于环境和景观的可持续性。应该这样理解景观生

态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恒定的世界是不可能的,世界总是在不断地

变化,不断地发展,可持续性既包禽扩展或发展阶段,也包含收缩或

停滞阶段。我们的目标应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巾的稳定性。他提出,

可持续环境包括4个关键特征:①若干人类世代间的一种时间范围;

②生态系统和几类系统中的适应性和变化(对改变的适应和产生改

变);③通常具有不规则周期缓慢改变的基础变量,④允许组分空间

单位之内不断发展的快速波动。环境中的变量有些快速改变,有些

缓慢改变,是缓慢改变的变量或基础变量在可持续发展的时间框架

中具有首要的意义。控制可持续发展缓慢政变的基础变量有两类:

一类是作为生态完整性基础的变量,包括土壤,生物生产力,生物多

样性,淡水,海洋,大气;另一类是作为人类愿望基础的变量,包括食

物、水、健康和住房的基本人类需求,燃料,文化凝聚力和多样性。

    当前,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把注意力放到全球或生物

圈,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人类不设计出一可持续发展的地球,人类

就没有可居住的地方。但是重要的问题是规划和管理持续性。要规

划和管理整个地球或整个生物圈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必须寻找规划

和管理的最合适的R度。福曼认为,一个区域中的景观对于规划l q

持续环境是高度适宜的空间尺度,因为景观有比较明显的边界,在其

范围内的生态过程有共同陛,特别是景观的空间构型,如空间单位的

特定安置、毗邻和连接等,在调节对可持续环境是关链的变量中能起

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任何景观或一景观的主要部分,总存在一种

最佳的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的空间构形,以支持生态完整性和人类

愿望的实现,或使一个环境的持续性达到最大,我们的任务就是努力

去寻找它。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则认为,景观生态规划问题,实质上是理顺

一个由人活动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以及自然过程的相互关系构成

的“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各种关系。其中虽然人的活

动占着主导地位,但它不能摆脱自然生态过程的制约。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可划分社会、经济与自然三个亚系统,各个亚

系统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彼此互为环境,这些组分以及相互

间的作用关系,构成了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区域自然亚系统是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基础,它由地理条件、气

候条件、生物等自然环境以及交通、农村、城镇及其基础设魄的人工

环境所组成。

    区域地理条件及气候特征往往规定了区域的社会经济,尤其规

定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基础特征。

    由交通、农村、城镇及其基础设施条件等构成的人工环境,是长

期人类活动的产物。交通是连接区域内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纽

带,农村及城镇作为人的聚居区,往往是区域人类社会与经济活动的

中心。

    区域社会亚系统以人口为中心,包括区域内人口数量、质量、结

构及文化特征与区域行政组织结构。社会亚系统的功能在于满足区

域居民居住、交通、文娱、医疗、教育及文化等生活需求。

    区域经济亚系统是以资源利用与加工、生产、流通为中心的。其

主要功能是从区域内外取得物质原料与能量,并按照社会的需要转

换戚具一定功能的产品.促进区域的发展。

    区域还是一个由农村和城镇构成的功能系统,农村主要依赖自

然过程进行生产,城市则通常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及信息的中心,农

村与城市在区域中虽起着不同的作用,担负着不同的功能,但正是通

过它们的产品及信息的交换将区域连成一个整体。

    我国人类生态学者王如松则认为.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

及其生态学实质是进行生态规划所面临的任务,区域环境问题实质

是可再生资源的衰退、土地退化.表土流失、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等

导致生态失调,甚至陷入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

恶性循环之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原因可归纳为,违背自

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过度开发或不合理的利用,忽视自然生态过程及

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甚至直接破坏自然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系统是

线状的,而不是环状的.分解还原功能不全,大量物质、能量以废物形

式输出,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与环境污染。人类生态系统的生产着

仅眼于局部产品,而不是整体功能。对外部资源的强烈依赖性,以及

受经济技术力量、社会生产关系及决策水平的限制,总使人类生态系

统处于生态演替的初级阶段,自我调节能力低,多样性低,抗干扰能

力差。在区域发展中,只追求区域经济的增长及生产、生活功能的改

善与提高,忽视区域环境与生态支持系统的养护与维持,甚至有意耗

竭区域生态支持系统功能以换取区域的经济增长。这往往是区域生

态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

    按照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区域是一个由“自然一社会一经济”三

个亚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将区域中

资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人与自然、生产与资源环

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矛盾。这些相互作用及矛盾决定了区域发展的

特点。因此,生态规划的生态学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原理,调控区域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组分的生态关

系,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区域

生态规划的内涵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充分了解区域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性能,以及自然生态过

程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②强调区域发展立足于当地社会经济及自然资源条件的潜力,

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与区域内地区社会经济功能及生态环境功能的互

补与协调,而不是建立封闭的自然经济系统;

  ③强调区域发展与区域自然的协调,而不是被动地适应。从人

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追求区域总体关系

的和谐和功能的协调,包括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生

产与生活的协调。

  经济与环境的改善与提高,系统自我调控能力与抗自然及社会

经济干扰能力的提高,旨在全面改善区域持续发展的能力。

=、风景名胜是一种稀缺资源

  随着人口骤增和日益城市化,逐渐聚集到城镇的人口要从拥挤

压力中解放出来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从人造的“城市荒漠”中回归自

然已成为现代人生活转型的大趋势。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自从人类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科学技术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人类

征服自然的能力,人工自然遍及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所剩无几,自然

是归处。何处尚自然?

    联合国开发署公布,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半数以上将生活在城

市和城镇,仅在30年前4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只有19个,而今天

4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达到135个。预计到2025年全球大约55

亿人生活在城市里,其中约44亿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从世

界范围看.一个个城市群体相继出现;纽约与渡士顿、费城、巴尔的摩

城市群;伦敦与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东京与横滨、名古

屋城市群。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和近15年的改

革开放,城市化速度加快。建国以来,城镇人口增加4倍多,从5 800

万至2亿多。另外城市流动人口约6 000万。城市数量剧增,1980年

至1990年的10年中,城市由223个增至467个(到2000年城市数

量将达到600座,镇的数量将达到1.5万),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

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城市沿珠

江向南出海两侧将许多城市联成一片,它包括深圳、珠海、惠州等30

个城市,达4万多平方公里。城市化反而促进了中国风景名胜区的

建设,中国各级政府已批准了512个各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119

处,省级256处,县级137处),总面积9.6万公里。,每年吸引游人3

亿人次,回笼货币200多亿元。

    人类对自然与风景资源的认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而深入

的,地球以宽阔地域和丰富的水源.哺育着人类,所以早期的人类无

论在哪开始“掠夺”或迁徙到任何一处.都有丰富的水、土资源提供食

物和居所。在农耕文明阶段,人类与大自然和平共处,人与环境的关

系基本上是直接的和有益的。近几个世纪来,工业文明改变了人和

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始傲慢地征服大自然,从自然中掠夺了超过人类

的维持生命所需求的牧草、森林、淡水和矿物质。到了本世纪,人类

的掠夺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抗,被人类消费夷平建筑用地的土地面

积将达到所有土地面积的1/4~1/3,加上设置水库、铺设水泥、沥

青,不仅改变了下垫面的反身率,而且水泥隔水层改变了地表径流状

况,致使突发洪峰。由于技术水平提高大大增强了生产力,以及巨大

的人口膨胀压力,使地球生态的承载力达到了极限,使生物圈无法回

到正常功能状态。如果不改变我们对自然和风景资源的态度,自然

界的美与和谐将不复存在,世界会变得满目疮痍。环境是由自然的

与人工的两大部分组成,即山川土地天象和人创造的最复杂的城市

机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空间,构成了地球的最宏丽景观。

环境保护这个词的含义已经扩大.远远超过了仅仅考虑控制污水、毒

气、噪声的污染问题,而且包括了防止使生活环境质量衰退或恶化的

全部问题。

    最近改革开放的15年来,风景名胜区政策的实施,使我们有了

一种与自然相协调的新生活方式,由此鼓励了环境保护的道德观,建

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和大地伦理学,从而利用生物圈自我康复和自我

更新的能力,使大地景观更加美好。因此我们要停止不自觉的破坏

风景资源的行为;提高生态意识,普及关于自然过程的知识;保护和

保存我们最好的资源;使我们的开发、我们的生活,同我们周围的自

然界和谐一致:这就是建立风景名胜区的目标.因此,我们重新确定

方向、强化并强制开展保护运动,建立风景名胜区。

三、风景名胜资源是风景名胜区赖以存在的基础

    国务院把风景名胜区定义为: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

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

们旅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风景名胜资源指的是: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

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

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旖等人文景物和它们

所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

    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城市化、沙漠化“及森林覆盖率下

降,风景名胜资源已成为稀缺性资源。其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价格也迅速上升,成为吸引投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大规模的

开发又往往破坏了风景名胜资源,使之失去了价值。因此,在风景名

胜区开发中必须清楚风景名胜资源的特征,才能在发挥风景名胜效

应的同时又不至于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基础,是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太阳能

能够转化为有机化合物来支持的。这种功能依赖于一种无限复杂和

精巧平衡的、维持生命的系统,这个系统甚至包括我们的整个宇宙在

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从这个系统(生、死、再生

的永久循环)吸取生命力。

    维持生命的光合作用过程,依赖于空气、阳光和水的存在。它只

发生于我们的生物圈的范围内,包括了地球表层的水和大气,活的有

机体在生物圈里才得以维持生命。

    那么。在关键的意义上,污染可以被认为是弄脏地球母体、空气、

土壤,或供水的任何活动,并从而破坏了生命脆弱平衡,污染的最终

结果是生命的减少。除非我们果断地行动,去改正我们已习以为常

的悲剧性错误,并永远宣布污染是犯罪,用法律来强制限制这种犯罪

行为,否则污染的破坏不久将跨过临界点,致使地球生物圈崩溃。在

过去10年内,污染速度不断增加、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因此我们被迫

在与时间竞赛。

    如果没有必要源消耗的速度继续下去,在今后几个世纪内,世界

将不再适于人类居住。

    保护风景名胜资源,要投资很多保护经费,对环境保护缺乏深刻

认识的人会有怨言。但是,当人们逐渐了解到保护自然遗产和风景

名胜资源的必要性和由此带来的好处,可以为以后生活能提供一个

高品位享受的环境,肯定会支持的。

    风景名胜资源具有两重性,即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自然资

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两大

类。然而风景名胜资源的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则具有特殊性.进

一步明确其含义,对于风景名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风景名胜资源是指在一段时间以后(现行的经济或社会

计划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又能恢复到可以再度利用的状态,否则就是

不可再生的风景名胜资源。

    土壤是一种很难再生的资源,森林的第一性生产力与土壤肥力

关系密切。在热带、温带由贫养演替而成的贫养森林,其第一性生产

力并不是依靠土壤肥力的持久性,而主要依靠森林的良好保养机能,

一旦森林破坏后,贫养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贮量迅速减少,土壤保养

能力迅速下降。亚热带地区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强烈的淋溶作用,土

壤失去了肥力,很难再通过次生演替而重新产生森林生态系统。罗

浮山的森林属于贫养森林系统,大多为原生顶极群落,也有一部分属

于次生顶极群落,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一

个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

    在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中,我们一定记住,表土是保证人类

文明的支撑性基础,表土是国家财富,一定要珍惜表土,注意保存表

土。没有表土就设有罗浮山的亚热带季雨林,甚至别墅花园和建筑物

附近的表土都不应该放弃。只要用推土机推掉表土,浪费掉肥沃的

土壤,人民的生产率和健康福利就会相应地减少。由于过去缺乏对

土壤的认识,罗浮的许多地区浪费掉很多表土。一定要接受黄河中

上游水土流失的教训,不要让罗浮山的青山贫瘠、绿水腐臭。尤其要

重视旖工过程中的整平、填方、覆盖,恢复土壤,使风景名胜资源得以

保护。    一

    森林生态系统是山水型风景名胜区的主体,由原生演替形成的

顶极群落是风景区的主要表征。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而成为不可再

生资源。若对于原生演替序列顶极森林错误地进行皆伐,舍使森林

状态退化到棵岩苔藓和地衣阶段的不可再生状态。

    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不可再生方面是基因库(遗传构成),如

果特定的基因型从基因库中丢失,就可能永远再不会产生出来。因

此遗传多样性的保留对人类延续和世代间均衡具有伦理意义。

    除森林生态系统外,在风景名胜资源分类中,必须清楚两点:

    ——属于自然景观的还有山岳、峡谷、河流、湖泊、溪潭、瀑布、泉

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日出、彩霞、云海、佛光、海市蜃楼等是不受人

类观控的瞬时自然景观。

  ——属于人文景观的古建筑、古园林、摩崖石刻、石窟、古墓、古

代工程、古战场等历史遗址以及近代工程、造型艺术作品等属于不可

再生资源。众所周知,现代人文景观的创造可以进一步丰富风景名

胜资源,但要永远牢记,人类虽然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富有价值的新的

人文景观,但很难赋予其历史价值。

四、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保护风景区环境的角度使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是

一种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危害子孙后代前景的方式发展经济。可持

续性原则是揖长期内。物种的灭绝不能超过物种的进化;土壤的侵蚀

不能超过土壤的形成,森林的破坏不能超过森林的再造,捕涝不能超

过渔场的再生能力等。

  2生态原则

  自然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开发利用是风景名胜区中的最基本的矛

盾。不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消极意义上的)和培育

(积极意义上的),自然与景观资源最终将失掉开发利用的可能。生

态原则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有效保育基础上的适度开发,尤其对于风

景名胜区中那些不可替代的很难修复的生态资源,更应将保护与培

育作为规划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规划中正确处理保育与

开发之间关系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合理的生态分区、合理的游人

规模,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合理的规划布局与结构,合理的基础设

施网络,最终使规划达到保持整个规划区域生态平衡并促进生态系

统中各因素协调有序发展的规划目标。

3.特色原则

  特色是旅游相关地区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没有特色,便不能吸

引游人,没有游人便没有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规划地区最终不可

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特色原则要求规划在对不同层次相关地

域的特色及内容研究基础上,在对自身资源、环境和发展现状的分析

基础上,确立规划地区独具风格的整体氛围,建筑风格和游览内容。

  4系统原则

  旅游相关地区的规划,其对象是由生态系统,景观系统、社会系

统、基础设施系统、旅游服务设施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等若干子系统

丑成的一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中每个子系统的特陛及它们之问的

相互作用,是形成统一大系统的特性及运转方式的主要原因。要使

一个旅游相关地区产生较好的综合效益,就必须以系统方法考察每

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特点、现状及需求,考察每个子系统之间

的关系,然后相对于每个子系统做出相应单项规划——环境与生态

保护规划;景观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经营管

理规进,最后将各单项规划综合落实到土地利用规划中。

    5.持续原则

    持续原则强调规划的目标是促进整个规划地区环境、经济、社会

的持续协调发展。一个优秀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一次完成,这就要求规划充分重视开发序列的研究。在保证整个规

划区域持续发展与稳定繁荣的前提下,研究每一阶段的选址、优先项

目及投资方向等问题,尤其要研究起步阶段的选址、建设项目、优先

项目、开发方式、产权关系及运营机制等问题,从而达到每一阶段的

相对最优效益。并保障各个阶段的顺利衔接。

  6弹性原则

  弹性原则基于对两个事实的认识:其一,某一时期的规划思想和

规划技术都有其时代性限制,同时在有限的时间物力条件下,旅游相

关地区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理想规划;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与景观是

子孙万代的共同财富,一经破坏很难恢复。弹性原则首先要求开发

的每阶段都做到紧凑、集中、成组成团,根据市场需求严格控制用地

规模与建设规模,为后一阶段的发展留有余地,为后人更好更精采地

发挥提供可能;其二,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阶

段,还会不断进行调整,逐渐形成规范。弹性原则要求规划适应不断

变化着的市场经济的特点,在建设目标与时间上具有一定伸缩性。

    总之,为了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

充分了解风景区内的自然环境特点,生态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注

重发挥风景区的风景名胜资源与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强调景区的发

展,资源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条件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包括生态调查、生态评价与生态决策。

    景观生态规划的过程为:明确规划范围及目标,依据目标收集自

然资源与环境、几口、经济、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生态

分析和评价,运用生态经济法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分析,进行相关

资源的适宜度分析,以综合适宜度评价结果为依据,制定风景名区发

展与资源利用的规划方案和对繁。

    风景区生态评价包括:生态过程分析、生态潜力分析、生态格局

    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土壤质量及区位评价。

    罗浮山案例的资源调查、目标确立、寻求对策、发展战略和经济

    体系和人口规划。就是在上述意义上进行的。

        第四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景观

                                  生态规划实践   

    一、罗浮山的植被及景观特征

    罗浮山地处珠江三角_洲的东江北岸,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的秀丽景色、奇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以自然为主、自

    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山水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面积260公里:.

    处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城市群的中心地带,“上山下海”,与大亚湾遥向

    呼应,在珠江三角洲东部成为两个极具开发潜力的支撑性地区。

    罗浮山有飞瀑名泉980多处,有石室72个,洞天18处;人文景

    观荟萃,有九观十八寺,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晋代化学家葛洪在此炼

    丹,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则留有“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桔杨梅次第新.日

    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的千古绝唱.这使罗浮山成为岭南

    名山。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北回归线偏南,处于亚热带与热带过渡

    地带,年最低温度≥10。c,积温7287~7804。c,年平均气温21.4。c。

    年降水量.1632 9毫米,降水集中于4~9月,10~3月则为干季,具

    有明显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与气候相适应,罗浮山广泛发育

    南亚热带雨林,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混生热带乔木,林下热

带性灌林较多,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特性,种类组成相当

复杂。据初步调查,乔木可达138种,隶属于58科,其中以松科、杉

樟科、天料术科、挑金娘科、大戟科、含羞草科、竹科、壳斗科、苏术科

较多,草本则以蕨类为主。乔术层高度可达30米,结构简单,群落外

貌有较明显的季相变化,高位芽植物占70%~80%。藤本植物较为

发育。无板状根系,木本附生植物少见,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根据植被和景观在其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可将该区划为以

下4带:

  l亚热带季雨林带

  本带发育于300米以下的山地,为该区植被的基带。与南亚热带

季风气候相适应。发育南亚热带季雨林,代表植物有红车、鸭脚木、鱼

尾葵等,发育砖红壤性红壤,植被破坏较严重。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混交林带

    本带发育于.300~600米,全年较湿润,主要有壳斗科、樟科、山

茶科、金缕梅科、杉科、松科植物,乔木叶片大小中等,大多革质,外貌

较为整齐,乔木1~2层,缺扁茎藤本,附生植物较步,无板根和茎花

现象,同时,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混生有大量的杉科、松科植物,代表

性群种有樟科的厚壳桂属、山茶科的荷属、壳斗科的栲属。马尾松、巨

杉、侧柏等,发育山地红壤。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本带发育于600~1000米,较混交林带有较高的湿度,但温度

较前者低。发育前者科屑中较为适应潮湿环境的种类,代表性植物有

红椎、绿樟子、米椎、窄川杜英、羊罗子,发育山地黄壤。

  4山顶矮林草甸

  发育于1000米以上的山顶,天然植被为矮林草甸,代表植物有

五列木、吊钟花、杜鹃、竹子,发育山地灌丛草甸土。由于风大、低温,

乔木难以成长。主要分布在罗浮山飞云顶。

二、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罗浮山具有南亚热带植物群落的秀丽景色、奇特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人文景观,是著名的山水型风景名胜区。

    确立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总目标的基础是在深入了解的基础

上充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使其在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挥最佳的风

景效益和经济效益。

    虽然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活跃、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但是罗浮

山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当地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有些管

理区还较贫困,仍处于非可持续发展阶段,普遍对风景名胜资源缺乏

认识,资源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在罗浮山规划中,充分考虑到风景名

胜资源的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确立可

持续发展的总目标,选择一条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

    一般认为风景名胜区的活动主要是精神文化性质的活动,其主

要功能应为游览、审美、科研、教育、山水文化源地、宗教民俗活动。

一个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取向是由风景名胜资源的特点决定的。风景

名胜区的主要目标是风景效益,而经济效益则是旅游业的主要目标。

    要达到最佳风景效益,关键在于保护;要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关

键在于旅游开发;确立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总目标的关键在于处

理好以保护为主的风景效益和以旅游为主的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正是这种意义上.我们着眼于21世纪。在国务院1985年6月发布的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1994.3)批准的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l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为指导

性文件.进行总体规划,使规划文本更加符合国际规范。结合罗浮山

的具体实际,我们提出了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①规划建设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南亚

道教文化胜地、21世纪绿色风光观赏区和亚热带绿色教育基地。

    ②有效保持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完整性、物种多

样性;保持山水风景的完整性;保护现有人文景观,恢复历史遗留景

点;开发新的人文景观;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与可持续

发展相匹配的风景名胜资源基础。

    ③对规划区内可再生风景名胜资源进行适度开发,促进自然一

社会一经济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建立风景效益、经济效益的良性

循环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④逐步建立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

进与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相配合的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以“绿色龙头”的精神积极参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广泛国

际合作,发挥名山效应,促进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典

范作用。

    ⑥在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广为争取国际社会和珠江三角

洲的经济发达地区对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的投资和支持,同时使交通

闭封的村、镇尽快梢除贫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⑦在风景名胜区内开展绿色教育,确立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

展意识。

    在规划中,我们依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准进行规划.参考其他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着眼于21世纪,珍爱罗浮山的灿烂文明史,

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延续和发展,

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将岭南传统道家养生方式与现代科

学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进一步开设和充实景点。本着

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原则,适量建设,将宗教文化与风景旅游活动

相结合;理顺关系,便于管理,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

合;合理布局,均衡发展,把近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社会效益相结合,把

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能力。

三、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还在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必须迅速

扭转这种被动局面。

    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逮度和提高发展的质量,才能满足罗

浮山地区人民的基本需求和增强风景名胜区的实力;只有经济效益

长期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才有可能不断消除贫困、不断提高生活

水平,并能提供必要的能力和条件支撑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做到风景名胜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相协调,使罗浮山风景

名胜区的发展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能否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关键是在

风景名胜资源与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如何发展经济和吸引

投资。如果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过分强调“保护第一”,那就不仅会

牺牲当代人的利益,而且也会因为经济落后和资金短缺,使得“保护

第一”的方针难以实现,反而加剧了风景名胜资源的破坏,根本无法

保障后代人的资源权益。最典型的案例是罗浮山酥醪洞管理区砍伐

森林改种经济林(杨梅),又追加砍林支付工资,结果造成自然一社会

一经济复合系统的恶性循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全靠国家投资

是不可能的,没有资金投入,不仅会致使风景名胜资源自生自灭,而

且还会因贫困加剧对资源的破坏。如何走出困境,是摆在风景名胜

区规划专家和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着边规划边开发的精神,我们在规划中始终坚持规划要与区

域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坚守现场深入调查、有效保护适度开发、

利用优势创意项目、内引外联吸引投资、内外启动迅速解困”的策略,

这一策略与地方政府达成共识。罗浮山的规划实践证明,这种专家

参与式的吸引投资策略,突破了“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传统模式,

将规划与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总体规划大纲)与《旅游开发项

目设计方案》同时推出的先例,总体规划尚未结束,就吸引了上亿元

意向的投资。

    我们吸取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地经验,又推出了近期逐步

实施的《优先项目计划》,其代表项目是与《中国2l世纪议程》密切配

合的“绿色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

    在国外,生态旅游已成为热点,许多国家在风景秀丽、动植物最

多的地区组织生态旅游,列入发展战略。由于人们厌恶交通拥挤和

令人窒息的城市,迫切希望到很少被人改造过的自然地区去旅游度

假。在拉美的巴西、古巴、厄瓜多尔等国家。生态旅游事业发展迅速,

有的国家生态旅游收入占整个旅游业的95%。

    发展旅游事业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不要破坏自然

文化生态。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是维护生态平衡,不破坏原有的自

然景观和文化氛围,带走的只是照片和影带.留下的只是脚印。

    全面系统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环境意识,是人类面临的

重要课题。在罗浮山东麓显岗水库西侧拟设立的绿色教育基地,群

山环抱,青山绿水、植被丰富、环境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21世纪

议程)实施后首次推出的集教育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实施《中国2l

世纪议程》的创意性项目.它不仅可以作为国内和东南亚地区亚热带

的一1个绿色基地具有深远意义,也可作为联合国科教文化组织的绿

色基地和样板,使罗浮山成为国际名山,进入联合国自然文化遗产名

录。这一项目是风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好结合。

    在开展生态旅游方面,我们首先实旋生态资源修复工程和保护

风景名胜资源。如改变林场等以林木为生产资料的经营企业的经营

方向,以砍伐为主转移到以培育为主,广种经济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和经济效益;对交通闭塞的贫困村、镇供应煤气,减步燃用薪柴;对易

塌方、滑坡的山体加固,及时停止石料厂作业;对建设取石破坏了的

完整山体景观进行修复,实施山体修复工程;禁止对罗浮山的野生动

物滥捕,并对饭店食用野生动物严格控制;为了在水库周围建防护林

带,防止水_七流失。、

    其次是实麓生态资源开发工程。如拟建立以罗浮山可持续发雕

为目的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区域经济科研机构,为罗浮山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决策部门提供咨询,为罗浮山的开发献计献策。

罗浮山有药用植物1 240多种,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有计划地在一

些乡镇种植中草药,以充分发挥罗浮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

力。同时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开发高附加值的名特稀优新

产品和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建立可持续性绿色食品基地,组成规模

经营,专业化生产,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例如,利用花木植物多

样性,建立鲜花基地和盆景基地;利用罗浮山盛产柑、橙、柚、荔枝、龙

眼、杨桃、芒果等多种亚热带果品的优势,发展旅游果品加工业。  .、

    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最重要途径是:只有建立罗浮山可持续

发展的管理模式,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基于市场机制

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系,才能把人类与自

然协调整起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态。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应

该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以改变风景名资源利用的传统

观念和行为模式,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风景名胜资源的所有权

和开发经营权方面的权限。对于风景名胜资源的使用,要实行“使用

者付费”的经济原则,建立各种风景名胜资源的实物帐户和价值帐

户,改进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成本纳入决策过程,改变

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向社会转嫁的做法;并在重大项目

确定之前,依据风景名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进行评价,确保风景

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开发罗浮山旅游大市场的指导思想

    把罗浮山的牌子打出去,把罗浮山建成与黄山、庐山、九寨沟、张

家界齐名的旅游市场,为珠江三角洲东部提供一个以山为主、山水结

合、包括宗教观光、度假养生、商务服务的综合型旅游胜地.以罗浮山

优美的自然环境、灿烂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旅游项目作为粤、港、澳

旅游三角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广东

省提出了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构想,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

实现现代化。从世界范围看,目前许多大的中心城市的边界都已经

超出了它的行政区划,而成为一个城市群体,同样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正逐步成为一个发达的城市群体。

    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必须打破各市县的自我封闭、自我包围

的观念,现代化经济建设不是小农经济,要敢于跨地区发展,互相沟

通、协调,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同样,罗浮山的发展要建立旅游大场

市的观念,所谓“大市场”就是要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观念出发,要

把罗浮L【『的现行割据式、封闭式的小农经济走向与惠州地区、珠江三

角洲经济区甚至东南亚的经济接轨,并与大经济区的建设相呼应和

积极参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大循环。在地域上,罗浮山处于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的中心地带;从财富上说,罗浮山的资本就是

山,即山水风光和历史人文景观。只要“解决思想.开动机器,广开门

路,增加收入”,就一定能把罗浮山建成一个大旅游市场和世界著名

的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的规则,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包括规划的制定,而

且也包括规划的实施;规划不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因此,在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中,我们不仅要做到高起点规划。更要做到

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   

    在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的未来建设中,只有按照总体规划的基本

框架,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不断实施,把总

体规划的宏伟蓝图,绘在罗浮山的大地上,就会把罗浮山风景名胜区

建设得更加美好!

结语生态文明的理论一战略一实践:当代环境

    与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

    化形式

    1.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框架建构、旅游业和农业的生态化实践这三部分构成了本书的逻辑

结构。生态化的实践可表现为真、善、美的动态过程。

    2在罗浮山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案例)中我们提供了“生

态美”的象征。美是关系(狄德罗)。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人与自然协

调而达到创造生活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实现的对象化(马克

思)。正是通过罗浮山的生态美。我们使其包含着未来生态文明发展

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又有着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图景。总之,

罗浮山所显示的生态美是蕴藏着真正生态文明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

理的生活形象,包括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

    3美是真与善的升华,也是低层次美的升华,同时美又可以对象

化为真与善以及低层次的美。

    从南方丘陵区经济发展中脱颖出的钟样效益农业建设.是罗浮

山生态美的对象化为真的过程。所谓效益农业就是遵循生态学、生

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其最显著的

特点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钟祥效

益农业最宝贵的经验是:资源重组,合理利用,深入控潜,引导出规

模,规模出效益。这种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既不同于西方高投入

产出的“石油农业”,也不同于西方国家所说的生态农业,而有着中国

传统农业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又在信息时代实现管理创

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刨新的信息增殖过程。正确处理生物与生物之

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区域内森林、农田、水域、旱地等之间以及

经济、技术、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并使之有机配合,形成农村发展

与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的局面,因此是一个系

统整体和关系协调泛对称面返朴归真的信息范型。

    4善是大社会化的三显态(系统、关系、泛对称),是一种大伦理

(大协调)观。当前国际上有害废物的跨国转移已成为全球最突出的

环境问题之一,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以邻为壑,通过各种手段出口有

害废物,转嫁污染。在中国上海,“洋垃圾”也频频“叩关”,成为环境

保护和人自身体健康的巨大隐患。我们的生态文明实践“郑州垃圾

无害化处理——有机复合肥生产项目”,以中原枢纽的样板逐步推动

中国的城市走向废物零排放。在未来的人类社会里,城市将占据主

导地位。城市的未来不仅决定着各国的前途,而且将决定整个地球

的命运。如果城市要继续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那么其未来的发

展必须是可持续的。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策略是应用生态学原理使城市成为“零

废物排放”的工业园区。所谓“零废物排放”的理论基础正是从农业

生态学延伸到工业生态学,因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流是在生产

者(植物)、消费者(动物)之间循环,并由分解者(细菌、微生物)和腐

生动物加以再循环的,一切都被利用,根本没有废物的概念。而在城

市的工厂里,物质是以线性方式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然后直接排放

到空气中或进入垃圾堆。“废物”原本是工业文明的产物。“郑州垃

圾无害化处理”使生活垃圾再生高效有机肥,有利于农业土壤恢复生

态平衡。这仅仅是一个初步工作.它有利于改变城市中许多人的线

性机械体制观,而逐步形成富有想象力的“系统思维”。既然自然生

态系统为保持其稳定性并能不断进化,需要有多种多样的物种参与,

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设想建立一个完整的工厂网络,其中每一厂家,

就象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具有各自的生态位一样,都能有散

利用另一工厂的副产品,从而消除废物和污染。这样清除垃圾和l Jl

色污染的难题将不复存在,因为废物排放将不仅是受到限制,而是在

工业生态化的过程中,不同企业集合在一地共享资源并交换副产品

的“工业共生”,在整个过程中,废物被完全清除了。城市生态化是工

业生态化的升华,虽然世界城市化速度加快,但若不朝城市生态化方

向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所以未来的社会发

展是按生产一生活一生态为顺序的“三生工程”。我们生态文明的可

持续发展实践则构成了生产(钟样市效益农业)一生活(郑州垃圾无

害化处理——有机复合肥生产)一生态(罗浮山生态旅游规划)为内

在逻辑的三生工程建设。

    人们主张把伦理观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生态

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化为目标,承认除人类以外的

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及其存在的权利,并从而制定新的道德规范。

基于生态伦理来导建人类的文化体系,这种具有建设性、积极性的文

化将参与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建构,进而形成一种生

态文明的社会范型。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在生态生存支持系统难以支

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条件下,对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

一,是现代环境与发展中必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态化形式。

主要参考文献

l[英]赫胥黎进化伦与伦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

2[日]梅卓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3 E·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社,1988

4黄顺基,吴延涪,黄天授,刘大椿  自然辩证法教程北京:中

  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5黄顺基,李庆臻大杠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6、黄顺基,周济.自然辩证法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利

  1988

7黄顺基科学技术哲学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8

8黄顺基,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的前沿与进展北京:人民出

  社,1991

9黄顺基,黄天授,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引论北京:中国人民

  学出版社,1991

lO黄顺基.论市场经济的矛盾问题.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

11黄顺基刘磊椿科学的哲学反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社.1987

12黄顺基.科学革命的哲学沉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13黄顺基大创新——企业活力论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5

14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大自然探索,1989(1)

15宋涛.当代帝国主义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16宋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

17宋涛.宋涛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8余谋昌  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19余谋昌.生态学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0余谋昌.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

 21余谋昌  惩罚中的醒悟——走向生态化理学.广州:广东教育

    出版社.1995

22姚亮.发展:寻求再生之路北京:学林出版社,1988

23[美]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北京: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1987

24[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2

25[德]恿斯特·海克尔.宇宙之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6[法]阿努瓦‘阿布戴尔一马里克文明与社会理论杭州:浙江

  人民出版社.1989

27张跃铭文明的代价.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

28胡文耕信息、脑与意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9王恩涌编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0[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右脑与甸造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2

31  刘国城等生物圈与人类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2张甲坤中国哲学——人类精神的起源与归宿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1

33[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北京:商务印

  书馆。1988

34黎鸣.信息时代的哲学思考.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35[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成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1    .

36[美]约翰·奈斯比特等大趋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0

37[日]界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38  [美]J·辛格  现代宇宙学的观念和理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39【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8

40[日]岸根卓郎.文明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1董妙先.多四季论.武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42傅世侠,张昀主编.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4

43喻冰,童增.世界何处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44王如松.高效-和谐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5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5

46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北京:世界知识出

    版社,1989

47煎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一地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1993

 48周永亮.华夏文明延伸之谜.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

 49李四光.中国第四纪冰川.科学出版社,1975

 50黄德发.后信息社会.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51金建信息产业经济学论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52金鉴明.绿色的危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53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保护地球——可持发展战略北京:海

    洋出版社。1992

    54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6

    55[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56[美]D梅多斯增长的极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7【美]梅萨罗维克,【德]佩斯特尔人类处于转折点上海:三联

    书店。1987

    58[意]奥雷利奥·佩西未来的一百页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4

    59京特·弗里德里奇,亚当·沙夫微电子与社会上海:三联书

    店,1984

    60[美]赫尔曼·卡恩今后二百年——美国和世界的一幅远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61[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北京:国

    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5

    62[日]池田大作,[意]奥锐里欧-贝恰(奥雷利奥·佩西).二十一

    世纪的警钟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63[英]彼得·拉塞尔觉醒的地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64[美]巴里·康芒纳..封闭圈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65[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的沉思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66[日]大来佐武郎共存的条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8

    67[美]H·里思,尼·H·惠特克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北京:科

    学出版社,1985

    68 E-戈德史密斯  生存的蓝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7

    69[秘]费尔南多·德·莱多,另一条道路.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70北京大学等院校自然地理学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71云南大学等院校  植物生态学  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72北京大学等院校植物地理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73[比]尼科里斯,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社,1986

  74[比]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上海:上海译文

    出版社,1987

  75沈小峰等编.耗散结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6[德]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77勒内托姆突变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78 H.哈肯.高等协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79王竹溪.热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80霍裕平,郑久仁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8l【英]N.R.杰弗斯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82苗东升,刘华杰.浑沌学纵横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

    83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

    资源报告(1990-1991)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l

    84曲格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192

    85郑吉林.人和自然.北京:中国防织大学出版社,1993

    86赵发胜.石军主编.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

    社,1993

    87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8[荷兰]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1

89[比]伊·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6

90曲格平,李金昌  中国人口与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1992

91[美]B.J.内贝尔环境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92[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3

93[美]F·H·鲍尔曼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北京:科学出

  版社.1985

94 K·斯特恩森林生态系统遗传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4

95[澳]戴维·詹姆斯,[荷]赫伊布·詹森,汉斯·奥普斯科尔,应用

    环境经济学——经济分析的技术和结果.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96[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

    境政策的探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97许涤新生态经济学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98许涤新.生态经济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99[美]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北京I商务印书馆,1984

100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世界资源报告

    (1986)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101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世界资源报告

    (1987).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102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世界资源报告(1988--1989).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杜,

    1990

103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1992.

104张金瑞.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105王松霈  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经济系统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1992

 106[英]P·伊金斯.生存经济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1991

 107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4    。

108孙儒泳.种群的科学管理与数学模型.Y-f~: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5

  109周纪纶,王如松城市生态经济研究方法及实例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1990

  110[美]D·H·帕金斯  走向21世纪.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

  1"1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迈向21世纪北京: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12张薰华生产力与经济规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li3[美]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14[澳]J.D·皮切福特.人口经济学导论中国盲文出版社,1988

  115龚德恩经济控制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16[法]马克·佩奴伊人口学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117历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18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1994

  119张光照.发展经济学——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重庆:西

    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

  120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管理出版杜,

    1995

  121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3--1994)北京:}’

    国发展出版社,

    1994

122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北

    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23田志立全球开放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

124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

125吴柏均  走出马尔萨斯陷井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126刘国光199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5

127中国社会科学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部

    1995年中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兼析1996年发展趋势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28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29陈锦华学习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

    远景目标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30罗伯特·里佩托资源管理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8

131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保护2l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1996

132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133高小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与经

    济学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134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35王缉思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36昝廷全系统经济学.香港:经济与法律出版社,1995

137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5一.1996).北京:中

    国发展出版社,1996

138[挪威]斯泰思·汉森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与贫困危机一发展经

    济学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39刘宗超,张晓德,奚立龙  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于世界和平与发

    展的作用和意义世界经挤评论,1996(6)

140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生态农业适用模式与技术北京: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14l边疆.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改革出版社。1993

142卞有生.留民营生态农业系统.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t.988

143杨纪珂环资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144(美]Jo·酉蒙兹  大地景观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145马世骏.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46柯克斯农业生态学——世界食物生产系统的分析.北京:农

    业出版社,1987

147[美]沃尔特美国农业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3

148刘宗超.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自

    然探索,1996(3)

    本书是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

信息增殖基础”(96Az瑚2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为了支持我所主持研究的课题.我的两位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宋

涛教授(已s0多岁高龄)和黄顺基教授(已70多岁高龄)和我们一起

赴钟祥考察,这充分体现了老一代社会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谨向

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我还得到过刘大椿教授、黄天

授教授的帮助;我的师兄欧阳志远博士给予我兄长般的关心,为我的

发展提出过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

    真诚感谢我的挚友、学术上多年的合作者刘粤生教授,他深厚的

哲学功底及异常活跃的思维,以及横跨文理科的广博知识对我研究

“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如果不与刘粤生

教授在新疆期间进行互相交流、启发、研讨、合作,是不可能有地球表

层信息范型——全球生态文明观这一构想的。这一构想成了我们建

构全球生态文明观的基石。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我们将继续保持

这种真诚的学术合作。本书中关于地球表层自组织及自然地理方面

的内容,是在新疆天山考察时思考的,孙莉女士参与研讨、并提出过

许多意见,她所给予的希望和鼓励,是我难以忘怀的。另外,特别感

谢《大自然探索)编辑部的尧汝英编审、《自然杂志》的李顺祺编审对

我学术上的支持,这种理解与支持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感谢丁德文

工程院士在地球表层学研究过程中给予我的全景式思路的指教;感

谢吴学谋教授给予我泛系生态学思想的的启示。我还要感谢我的师

弟昝廷全,10多年来我们共同研究、互相启迪,为今后的发展.奠定

了一定的基础。

    在攻博期间,我与我的同宿学友张国春朝夕相处,互相交流、互

相启发.经常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彻夜深谈,这对我思想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刘玲玲博士在学术发展上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在我的周围有

一个十分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许多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

专业的博士同学都与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给予了我很多支持和帮

助,这种友谊将是我未来人生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他们是包明华、刘

敬鲁、张军赋、王健、王锋、马庆钰、沈坤荣、曹天生、曹新、刘治彦、曲

萌、孟根龙、蔡兵、苟志效、张钢成、谢路军、蔡大梁、李志军、丘高兴、

马宏、孙伟平、蒋劲松、薛小…、邰建红、丁德章、张宇、袁礼斌、侯孝

国、甄进兴、戚渊、倪德刚、葛晨红李悔、鄯爱红、丛雅丽等。

    我的朋友张孝德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丁巨大的支持,张保乎副研

究员为本书的章节安排提出了宝贵建议,夏立英先生对本书作了审

改与润色,张天平副教授对于全球生态文明观这一思路加以赞扬.谨

此一并致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博士的介绍,

使我认识r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高建先生。感谢高建先生为本

书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我特别要感谢刘燕花女士,她在整理参考文献时付出了艰辛的

劳动,使我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得到了鼓舞和支持。我将继续致力于

生态文明观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地母亲”奉献我

毕生的爱,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刘宗超

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1996年7月

 

研究院简介  |  专家团队  |  通知公告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欢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和建立链接 京ICP备090277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0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