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生态文明专著
其他论著
地表生态科学
生态产业规划
生态科技项目
生态科技产品
科技发展中心
刘绍光先生手稿
生态文明辑刊
第 1 期
第 2 期
第 3 期
第 4 期
第 5 期
第 6 期
第 7 期
第 8 期
第 9 期
第 10 期
第 11 期
第 12 期
第 13 期
第 14 期
第 9 期 >> 目录
生态文明观与生态安全之路

                                                                                        张天平 2003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终于开始认真地考虑全球生态的文明与安全问题,这是人类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人类对自身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漫长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成就的深刻反省。事实上,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存在着人类一直无法解决的两种类型的矛盾:一种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种是人类群体与人类群体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类型的矛盾始终在影响和制约着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矛盾激化时,野蛮战胜了文明,人类呈现出野蛮性;矛盾缓和时,文明战胜了野蛮,人类呈现出文明性。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进化史,就是以这两种类型矛盾的斗争为中心波浪前进的发展史,而如何解决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矛盾,以使人类迅速地达到文明的彼岸,这是历代寻求人类文明的领袖们穷其毕生精力为之奋斗,至今仍没有实质性结果的一场生死搏弈。实际上,要解决这两种类型的矛盾,人类不仅要在思想上有一个行之有效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而且在行动上也要有一整套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去实现。

目前,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生态文明观的出现,使这场生死搏弈已经开始初现曙光,但是人类各群体(种族、民族和国家等群体)间由于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发展上的差别,致使人类至今对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故在解决这两类矛盾的时候,其方法和措施才各异,并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以至于当今世界,不仅自然界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不断,而且人类群体间的杀戮也更加频繁。


一、生态之文明与野蛮的搏杀历程


  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令人类永远不能不面对的关系:一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相协调时,人类就进步,这两种关系不协调时,人类就退步,甚至停滞不前。所谓协调,就是和谐,是文明的表现;而不协调,就是矛盾,就表现为野蛮。上述两种关系我们将其统称为生态关系,生态关系和谐,即为生态文明;生态关系矛盾,则为生态野蛮。我们上面提到人类一直无法解决的两种类型的矛盾,即生态野蛮,就是造成这种不协调关系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么产生这两种矛盾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欲望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事实上,自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以来,一直在沿着“文明——野蛮——文明”之路艰难地跋涉着。
  在远古时期,原始的人类群体之间没有阶级之分,它们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态关系是一种原始的、和谐的生态关系,即处于原始的生态文明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群体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简单,是相对协调的关系,几乎不存在不协调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原始人类对自然有一种绝对的依附性,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通过采集野果、猎杀小动物和喝河水、雨水等自然方式生存,对自然生态没有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并且有可能为其它强大的生物和自然灾害所威胁或猎杀,是远古时代自然生态链的一个组成部分,故其与自然之间几乎不存在矛盾,是一种和谐相处的生态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原始人类没有等级观念,在同一族群内,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互敬互爱,共同营造生存之所和寻找生存之食物,并平均分配族群所获得的各种食物和猎物及饮水。不同族群间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存范围,互不侵犯,相互之间和平共存,几乎不存在矛盾,生态关系相当和谐。
  正是因为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欲望之门还没有打开,所以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和谐相处,才没有矛盾出现,即使有矛盾出现,也不是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自然界内部的、可以自然调和的矛盾。这一时期,我们认为是人类的生态文明期,但却是无目的性的生态文明期,称为:原始的生态文明。
  在古代时期,即人类进入阶段社会以后至资本主义时代前的历史时期,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生态关系的不和谐期和矛盾期,即生态野蛮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小至大逐步激化,其表现形式就是人类对地球动物的大规模捕杀、对地球植物的大规模采伐以及对地球表层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即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不断增加,但还没有发展到毁灭自然的极致之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矛盾从小到大也开始逐步激化,其表现形式就是人对人之间的争斗增加,人类群体与人类群体之间的战争的规模不断增大,即人对人的征服和杀戮不断增大,但也没有发展到毁灭人类自身的极致之点。
  这一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了人类与自然间的对抗关系,人类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主动发起了对地球的挑战,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然而,自然界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旱灾、涝灾、山洪、风沙等是自然报复人类的基本方式,但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进程。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由于这一时期形成了奴隶主与奴隶、封建主与农民两对统治与被统治的对抗性关系,致使在同一族群和国家内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镇压,而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奴隶和农民也开始了自觉地组织起来,以奴隶起义和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奴隶主和封建主的镇压和剥削;不同的国家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不断以侵略与反侵略的形式爆发着各种形态的杀戮和战争。然而,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和人类进行同类间自相残杀的战争工具水平,还难以使人类真正地征服和改造自然并最终消灭其同类,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类,虽然处于生态的野蛮期,但却是有欲望而无能力的生态野蛮期。
  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在某些人类群体强烈的生存和发展欲望的支配下,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水平飞速提高,某些人类群体强化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和人类进行群体间战争的工具,致使其征服能力和战争规模成几何级数化的暴涨,人类真正进入了生态野蛮的极点状态,特别是在整个20世纪的100年间,人类利用手中的科学技术成果,不仅疯狂地对自然资源进行超大规模的掠夺和破坏,以此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疯狂地在人类群体间进行超大规模的战争的屠杀,以此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欲望。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一时期是人类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时期。人类高高地凌驾于自然之上,以自然界的主宰的身份和强烈的目的性,疯狂地利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超大规模地开发自然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和水利资源,超大规模地砍伐森林资源,大规模地污染自然环境,以至于自然界不得不对贪婪的人类进行报复,爱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核辐射病、SARS、AIDS等等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的疾病,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无法调和的极点地步。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这一时期的人类不仅要疯狂地征服自然,而且要疯狂地征服和消灭自己的同类。人类的某些强势族群以国家的形态,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现代化的战争工具,疯狂地对其它弱势族群和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并且强势族群、国家之间为了其生态和发展空间的最大化而相互以战争手段相向,人类世界在整个20世纪,几乎都处在一种血雨醒风之中,大量的人类群体在战争中消亡,大量的自然资源在这些毫无意义的战争中消失殆尽。受到侵略和承受战争的国家和民族也以战争相向,大量的新式武器不断涌现,甚至20世纪下半叶,人类发展的大规模杀人武器,如原子武器和生化武器都可以将整个人类世界彻底毁灭无数次。此时此刻,人类真正走到了野蛮的极点!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变得如此疯狂和野蛮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欲望在思想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即人类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导人类寻求生存与发展之路。如20世纪盛行一时的种族优越论、人定胜天论、阶级斗争论等极端具有对抗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均偏离了文明的思想轨道,并长期地充斥于人类社会,致使整个人类世界在思想上乱作一团,在行动上处处对抗、事事对抗,直到走向了生态野蛮的最高峰。然而,物极必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衡,矛盾激化到极点之时其必然会走向其反面,即向平衡关系和调和矛盾的方向发展。在20世纪末期,人类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寻求走向生态文明的彼岸,特别是第一次真正明确了确立一个能够引导人类走向文明的彼岸的正确世界观的极端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而其代价则是近乎50年的冷战状态。


二、拯救人类灵魂的生态文明观念


  通过对人类进化与历史发展的轨迹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生态的文明与野蛮之争起源于生态矛盾,而产生生态矛盾的根源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欲望,这种欲望则又根植于人类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世界观。由于这种世界观是人类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认为它深居于人类的灵魂深处的东西,它是人类进化与发展的魂魄。正是因为人类在从远古时代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魂魄的不断失落而导致人类在思想上陷入了迷茫,并丧失了走向文明的路标,在错误的思想和路标的指引下大踏步地走向了野蛮。
  实际上,对于人类来说,文明与野蛮只有一步之遥,两者是一对难兄难弟。文明中存有野蛮的基因,野蛮中带有文明的烙印。真正导致人类从文明走向野蛮或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就是人类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世界观。世界观的正误是区别人类文明与野蛮的试金石。因此,要想拯救迷失了方向的、处于极端生态野蛮时代的人类的灵魂,就必须要选择一个符合全人类利益的正确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就是能够促使全人类真正走文明的生态文明观。然而,这一选择的历程却使人类为此付出了几千年的代价。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观呢?生态文明观,是人类对其所生存的世界的根本的认识和看法,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基本的观点和态度。生态文明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其着眼点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生态矛盾,以此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关系,在人类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生态和谐的文明的生态关系。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只有与自然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够真正走向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才能够真正摆脱野蛮走向文明。
  生态文明观的出现,使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哲学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使历史上的所有大哲的理论都有将被投入故纸堆的可能;使那些曾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辉煌无比的领袖和伟人们都显得那么地野蛮和那么地暗淡无光。为什么它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这是因为它能够拯救人灵的灵魂!
  然而,我们在研究和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中,还必须重新认识生态文明的概念和意义。这里的生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生态概念,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而是动物、植物和自然物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前者是以人类源于自然但却高于自然为前提的,而后者则是以人类回归自然,是自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立论的基点。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自然物是指除了动物、植物之外的非人类创造的任何物质,它们同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和动物与植物一样都是时间的奴隶,都以时间这个标尺来计算自己的生命的长短。如我们人类(属动物)所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这一自然物,其生命期限也仅只有45亿年而已。
  这里对于文明的认识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对文明的狭义的理解。传统的观念认为文明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类过去所没有的东西,包括精神和物质生活两个方面;生态文明观念认为,文明是动物、植物和自然物共同创造的东西,它影响着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显而易见,前者对文明的理解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对抗、人与人的矛盾对抗的过程之上的,而后者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的,两者在认识上和理解具有质的分野。因此,现代的所谓文明,只不过是人类的某些强势群体牺牲其它弱势的人类群体和其它动物、植物和自然物的生命为代价的相对的小范围的文明,而只有生态文明才是全人类、动物、植物和自然物能够真正共享的文明。
  由此可见,人类只有勇敢地正视自己的野蛮,在灵魂深处铸就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够走出野蛮,奔向文明的彼岸。否则,人类仍然要承受自然物和其它动物与植物对人类的报复,仍然要经历像上个世纪的二次世界大战、本世纪的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SARS、电脑病毒、大停电等令人类始终难以安定的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的侵袭,并将会永远处于生态恐怖之中不能自拔。


三、全球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之路


  事实上,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仅有正确的世界观,而不去以此指导人类的行动也是不能够使人类走向文明和安全之途的。还必须要将其转化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够真正使人类改善与自然、与自身的关系,走向文明。这些所谓的方法和措施是建立在如何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从而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说这是生态文明的方法论指导下的方法和措施,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为此,在这里我们通过对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为什么会发生诸如911事件、阿战、伊战、SARS等影响人类走走向文明和安全的事件原因的分析,探讨一下人类的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之路。
  近两年来所发生的任何一场局部范围的安全事件,如911事件和SARS事件,总会影响到全球人民的安危,为什么会如此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尚无完全做好进入全球化世界的思想准备,世界也尚未能建立起维护全球安全的基本规则。一方面,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势不可挡,整个世界逐步开始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然而由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世界各民族和主权国家在思想上,仍未完成全人类合作共存的基本准备,甚至就连号称民主天堂的美国也仍然没有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其孤立主义大行其道就是明证。另一方面,两极格局解体后,旧的格局被打破,而适于全球化的新世界格局尚未建立起来,作为旧格局的产物的联合国组织,又难以肩负起建立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安全的规则和领导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人类社会全面安全的重大责任,因此致使当今的世界形成了“多强纷争,一超独大”的不稳定格局。

  二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使大多数国家均未能做好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安全准备。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络几乎已经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各国的政府、企业和千家万户,人类社会迅速跨入了信息社会。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信息安全问题亦层出不穷,以致于各国自身都自顾不暇和束手无策,那还有时间对信息时代的全球安全贡献力量。

  三是发达国家的利已主义导致在全球范围难以形成统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致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各种矛盾日益加大。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领跑者,但在领跑的过程中,其经济总量和资本积累也占据了世界经济总量和资本总和的绝大多数份额,并仍以其技术和资本的优势极大地榨取着发展中国家的剩余价值,以致于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双方矛盾不断加剧。这种极端的利已主义致使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发生了扭曲,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速度越快,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各种矛盾便不断加剧,而全球政治一体化的难度就越来越大,这表明在全球政治范围内确立统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和平的全球化时代快速到来的战略企盼,几近梦想并难以实现。
  正是基于上述多种原因,人类社会在其政治上尚不成熟之时,便突然进入了经济上的全球化时期和技术上的信息化时代,这种经济、政治和技术上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就必然导致人类社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进入“人为”和“非人为”的安全事故高发期。那么人类如何去应对这一事故多发的不安全的危险时期呢?

  我们认为,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全方位的“合作共存”是维护人类社会全面安全的必由之路,而全球政治的共容,全球经济的一体和全球技术的共享,则是维护人类社会全面安全的根本保证。合作共存,是指全世界各个国家在全球生态和全球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共同确立和制定全球生态和全球社会安全的安全规则和安全机制,并共同遵守和执行之。

  全球政治共容,主要是指在尊重各个民族、种族、集团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人类社会绝大多数普遍认同的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以此建立一个既非一极、也非多极,而是超稳定的,一体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全球经济一体,是指在承认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明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分工,公正、公平、合理地确立互补性的经济利益分配原则和化解各种经济矛盾的规则,逐步缩小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真正建立全球一体的公平合理的统一大市场。

  全球技术共享,是指全面消除国与国之间的科学技术壁垒,特别是要坚决消除那些关系到改善人类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相关技术的技术壁垒,共同建立保障世界安全的技术使用规范和技术共享安全机制,共同防范通过全球共享技术(如通过全球互联网络等)进行危害人类安全的技术犯罪活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此安全事故高多发的21世纪,人类要想走向生态文明,真正维护自身的全面安全(生态的和社会的),只有在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导下,选择“合作共存”之路,而要顺利地到达全面安全的彼岸,实现全球政治共容是其必然的思想基础;实现全球经济一体是其必备的物质条件;实现全球技术共享则是其不可或缺的加速器。

                                                  衷心祝愿多灾多难的人类世界能够一路平安!

                                                                     (2003-8)

 

研究院简介  |  专家团队  |  通知公告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欢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和建立链接 京ICP备090277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00710号